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聖嚴師父開示 (180)
- May 02 Fri 2014 22:05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 聖嚴 師父
- Apr 20 Sun 2014 14:27
放空
- Apr 18 Fri 2014 14:23
佛法主要是強調修持、實踐的面向
- Apr 09 Wed 2014 09:41
業力與潛意識
■業力與潛意識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本文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
- Apr 07 Mon 2014 11:47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現象,也是正常現象。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互相抱怨,雖然父母疼愛子女自不在話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親看到孩子不聽話,可能會在父親面前說:「這孩子像你一樣,脾氣那麼壞,怎麼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這樣的言語,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氣之後才會抱怨,所以抱怨的內容多半聽來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連抱怨者本身也一樣不愉快。會抱怨,主要是起因於對人事物的不滿,但是,世間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並不能讓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聽到怨言後可能會想:「我對他這麼好,他為什麼還不滿意?我好心替他處理問題,結果他卻反過來抱怨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種想法只會讓自己愈想愈氣憤。如果能將抱怨視為正常現象,被抱怨的人或許就不會太痛苦;否則別人一抱怨,便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痛苦也會像滾雪球一般,愈來愈大、愈來愈沉重。
如果又能換個角度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說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過失,他抱怨得其實很有道理,可以幫助我看清自己的盲點。
更何況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抱怨。雖然別人的煩惱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別人把你當成出氣口,負面的情緒透過抱怨而得到舒緩,你也等於幫了他的忙。
其實當不滿的情緒出現時,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大家都沒有問題,只是有人誤傳了一句話,使得別人口出怨言。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並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別人;二、接受別人的抱怨;三、傾聽別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說的「君子聞過則喜」,不但不要難過,甚至要更歡喜,因為別人願意向你抱怨,表示對方還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聽到抱怨後,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便自築高牆,對別人的反應不加理會,這樣反而會激怒對方,以為你放棄了和他的友好關係,打算絕交。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問題就更難化解了。
所以聽到抱怨時,要有適當的處理措施,以免又進一步產生誤解,而且對於輕重不同的抱怨,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聽到的是輕微的抱怨,只要點點頭,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為對方只是希望你聽到這樣的意見而已,不一定要給予任何回應。
至於嚴重的抱怨,則一定要有所回應與處理,如果是對方誤解了,一定要找對方協調、懇談,讓他瞭解事實真相。如果是對方因為你的作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產生抱怨,則一定要告訴他,你會努力改善與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還是不能讓對方滿意,也要讓他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如此,希望對方能夠諒解。
如果大家對於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並且妥善處理,就能從中得到成長,而不是傷害了。
---本文摘自《 從心溝通 》
- Apr 05 Sat 2014 09:09
如何修觀音法門(大悲咒)(聖嚴法師-大法鼓 1122)
- Apr 01 Tue 2014 08:23
什麼都不求 ■ 聖嚴 師父
- Mar 19 Wed 2014 11:51
調整職場E Q的好方法
調整職場E Q的好方法
◎ 聖嚴法師
現代很流行講E 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 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平衡我們的情緒。好的情緒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同情心,一種關懷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歡喜的心,這都是情緒透過觀念的調整和練習所成。
如果情緒不能調整的話,一般人就只是稱心而為,或是任性放縱。無法管理、瞭解自己性格或情緒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憤怒,很容易失望悲觀,很容易妒嫉懷疑,類似這種心理現象,應該就稱為E Q不高吧!
佛法說,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稱它「心念」,也就是「情緒」,有的人善於應用,有的人不善於應用,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愚者。
在工作場所,一定有跟自己相關的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這些人都有可能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於是就產生情緒上的反彈,也就是抗拒。抗拒後接著就是抗爭,抗爭後就變成鬥爭,鬥爭後就變成戰爭了,這都是源自於情緒的問題。因此,佛法要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不好的情緒,叫做「煩惱心」。煩惱心需要透過方法的練習、觀念的疏導,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
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觀念來鍊心呢?首先要認識人的差異性,認定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性、獨立性,想法不一樣、立場不一樣、觀點也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而且我們對自己都無法十分瞭解了,更何況是去瞭解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看法。對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絕對清楚,我們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猜想,並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對方下結論,這是不公平的。
如果能認清這一點,那麼在觀念上就一定能轉得過來,就能心平氣和了。要是心還是不能平、氣還是不能和時,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最簡單的,當你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不要把念頭老是繫著對方,不要把對方當成對象,要轉移自己的念頭,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時候心向內看,不要老是對著外境放不下,這樣練習下來,情緒也會跟著平靜下來。
另外,還有個很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因為生氣沒有用,就試著心平氣和地來處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氣很快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氣。所以,佛法所講的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和歡喜心就是高E Q,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無往不利。(摘錄《工作好修行》)
- Dec 20 Fri 2013 08:31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游出苦海∼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游出苦海~
人的生命過程,佛經中形容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長夜,惡夢連床。
生死之中雖也有歡笑,但苦難的時候居多。不論有錢沒錢,不論有勢無勢,一樣有苦有難,卻還不知道苦難是來自各人的內心,這是愚痴。是指不知道出難生死的範圍,也想不到要改變內心的方向,於是無可奈何地繼續不斷地受苦受難下去。
- Dec 09 Mon 2013 18:35
何謂心靈環保
- Sep 28 Sat 2013 11:58
大哉斯鼓
大哉斯鼓:http://youtu.be/4t7I9Ero_ho
- Aug 11 Sun 2013 08:54
生命在呼吸間
生命在呼吸間
死亡可以說是人類最恐懼的事。
以個人的生命來說,從出生到死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能有絕對的保障,可能會重病死亡,也可能因意外瘁死。「人命危脆,在呼吸間」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事實。能夠坦然地接受它,就不必擔心生命的安危與否了。
只是在未死之前,一定要設法生存下去,不能自殺,否則就違背了佛法的因果關係。如果還是害怕死亡,可以藉著努力修行,改變宿業,把壽命延長,不過最後還是難免一死。真正的修行者,因為洞悉生命的實像,所以對死亡是不會恐懼的。
---摘自《 自在的告別 》
- Aug 07 Wed 2013 09:46
生死(聖嚴法師-大法鼓 )
- Aug 05 Mon 2013 15:18
磨光脾氣
- Jul 05 Fri 2013 14:55
「念經持咒是否能消業解厄(聖嚴法師-大法鼓
- Mar 04 Mon 2013 09:56
《金剛經》講記之一:緒論、說法對象
- Jan 31 Thu 2013 09:54
智慧與煩惱
聖嚴法師-
智慧與煩惱相對,不快樂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環境的存在,這是很累人的。慈悲與怨瞋相對,不幸福是因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卻還嫌你付出太少,這是很煩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間的事物,起起滅滅、來來去去,都是暫時有而本來空,何必那樣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會計較付出的多少,不會在乎他人的反應如何,只是為了愛護環境、照顧他人,而做奉獻。有智慧者能夠放得下,因為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夠提得起,因為有世間就有業,多造善業,多結善緣,正是菩薩的心懷。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會發現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願地奉獻,當然不會累也不覺得煩了,連休息幾天也用不著了。
- Dec 20 Thu 2012 09:33
您的遠行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