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圓寂


**





還記得法師的分享~「如果我們慾望放低一點,希望放大一點、放遠一點,慾望放小一點,我們就可以很快樂了。」



還記得讀自傳時的感動



還記得法師許多好文章的感染



感恩法師的影響力



唯唸「南無阿彌陀佛」,同結淨緣,寂滅為樂。











聖嚴法師圓寂"四它"勉勵世人 面對逆境珍惜生命

更新日期:2009/02/04 22:15

面對他、放下他,這不只是聖嚴法師要大家珍惜生命的宣導,也是他一生的寫照。經歷過軍旅生涯,也曾經閉關苦修,顛沛的生命歷程,早已是台灣宗教界的一頁傳奇。總是帶領群眾發好願、做好事的他,抱著要讓更多人認識佛法的心願,他把自己比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因為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佛法的實踐。





清瘦的身影、加上充滿智慧的話語,身為台灣佛教領袖之一的聖嚴,「學問僧」的形象、深植人心,多年來推動說好話、做好事、來轉好運,讓他不但成為無數信眾的心靈導師,弟子更是遍及各領域,不少政商名人和文化界人士,都是他的信徒。





不論在何處傳法,聖嚴法師都是以最簡單的語言,來傳達佛法的真理。很多國外的佛教徒,都是透過他,對佛法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生致力於推動「大學院」、「大普及」、還有「大關懷」,法師身前最大的遺憾,恐怕就是未能親眼見到他籌備多年的「法鼓大學」成立。不過,他還是在遺言裡、再三強調「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就是希望自己一輩子都在推動的人間淨土,能夠由後輩、來延續。







聖嚴一生奉獻佛法 400年來最具影響人士之一

更新日期:2009/02/03 17:35





法鼓山的創辦人--聖嚴法師,十三歲就出家,儘管聖嚴一生顛沛流離,不過憑著對佛法的堅持,聖嚴法師民國六十四年完成他的博士學位,並且在亞洲、歐美等地講學弘法,也因為感慨知曉佛法的人太少,聖嚴在金山創辦了法鼓山,他常比喻自己是『風雪中的行腳僧」,因為他一生不斷靠辦學、講學及著作宣揚佛法,他在佛教上的貢獻,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林麗玉報導)





聖嚴法師,民國十九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出生農家,由於從小體弱多病,聖嚴十三歲的時候,在故居狼山出家,而年輕時候的聖嚴法師,經歷過在上海寺院做過經懺佛事,民國三十八年還隨著軍隊來到台灣,而一生中兩度出家,聖嚴常常感慨自己一生顛沛流離,而『人生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悲願,生命對聖嚴來說,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正因為對佛法的堅持,聖嚴法師曾以三十九歲的年紀,遠赴日本東京求學,並完成他文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之後聖嚴法師更奔波台美兩地弘揚佛法,他常常比喻自己是「風雪中的行腳僧」,走過無數的路,讓更多的人知道佛法。也正因為感嘆「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這樣單純的信念,聖嚴也在民國七十八年,創辦了法鼓山,而法鼓山也在聖嚴法師的帶領下,深獲海內外各界的肯定,聖嚴法師也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聖嚴法師被喻為實修實學的教育家,除了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大學」,這幾年,他也多次與科技、藝術、文化等,菁英人士對談,而聖嚴法師的貢獻,不僅僅是他在佛法領域的學養,他也以寬闊的胸襟與國際的視野,宣揚佛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