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http://www.youtube.com/watch?v=KUmZp8pR1uc&feature=player_embedded#at=210
聽著Amy winehouse-rahab

沉醉在大量滲冒出的憂鬱哀愁氛圍 、迷人的歌聲中

一邊看著韓第的這句話-我們的一生其實是在尋找自己的身分,透過行動、實驗、質疑與在行動中,才能發現自己的定位。

 對於持續從過去的痕跡中
來發掘自己是誰? 要往哪邊走的自己

與內在的狀況很有連結

看著以前讀大頭春的我妹妹一書記下的片段:

對結構、秩序與準確的要求。



厭倦與被厭倦。


恐懼厭倦和恐懼被厭倦。




聆聽著的時候,痛苦地發現訴說是一種可怕的能力,牠能使真相更清楚也變模糊,變強也變好,便對也變錯。

負擔生命重量的心情,卻未必真的具備那樣的勇氣。

哪種不快樂也非憂傷或痛苦,憂傷或痛苦似乎也過於沉重。

笑成為尋找生命之中各種複雜、矛盾或衝突本質的一把鑰匙 。

人們誤會他們的笑出於一種快樂,而他們則利用那一霎那去找快樂以外情境的意義。

我體內的某處藏著一頭野獸,牠可能隨時撕裂我的皮肉,跳出來噬咬敦殺我五官糾結片刻,有如雷擊。


生命中隨時即滅地生著、死亡。


活著其實是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死亡經歷的累積


荒誕又嚴厲地諷刺    』


有趣的連結,不知何時寫下的心情,卻對應了部分現在的心情

也提醒了我對於我自己模糊的身分?


矛盾之處

但在不時的探索當下,逐漸認清自己建構的假象

找到一個方向 想分享生命的能量,散發內心的喜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