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願做 歡喜受」與「歡喜做 甘願受」

週日, 09 一月 2011 慈濟基金會
E-mail 列印
Next 

彰化環保志工「鐵牛阿伯」黃建志,十餘年來開著農用運搬車四處載取資源回收物,「鐵牛阿伯」保有一顆「歡喜甘願做」的心,載取資源回收物從不覺得路途遙遠。(攝影者:卜堉慈 地點:彰化縣大村鄉 日期:2010/11/24)

上人提醒,佛陀來人間、出家修行、說法、入滅,皆是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之事。當時無文字記載,佛滅後集結經典亦靠口耳相傳,多年後才以竹片、木片、樹葉等物刻記,因此難免會有錯漏訛誤。 
字同意異  甘願與無奈

「譬如師父說的『甘願做、歡喜受』,有人卻說成『歡喜做、甘願受』,字相同但前後相反,道理就不相同了。」上人說明,為眾生的苦難發心立願,用心用力、出錢出力去付出,感受甘甜,即是甘願。

若是「歡喜做、甘願受」,明知是錯的,不肯接受忠言勸導,自己高興歡喜,卻使他人痛苦,沒有結好緣,這是自甘墮落,將來受苦果,就難免要無奈地「甘願受」了。

證嚴上人開示於2004年9月10日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4年秋之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