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心理/情緒/溝通 (108)
- Nov 08 Sat 2014 15:05
心智堅強的人會避免的十三件事。
- Nov 05 Wed 2014 12:25
心理學觀點的幸運關鍵 ~劉軒
https://m.youtube.com/watch?v=_ZiEoH_Z5qk 心理學觀點的幸運關鍵 ~劉軒
- Oct 17 Fri 2014 11:31
未來自我的心理學
- Sep 04 Thu 2014 19:36
自由的世界/阿姜布拉姆
連續好幾週,寺裡一位比丘到柏斯城附近,一座新成立的、警戒最嚴密的監獄指導禪修。這一小群囚犯漸漸跟這位比丘熟悉起來,並且相當尊重他。在某堂課將近結束時,他們開始詢問比丘在寺廟裡的日常作息。
「我們每天早上必須四點鐘起床,」他開個頭。「我們睡在地板上,有時非常冷,因為我們的小房間沒有暖氣。我們一天只吃一餐,全部的東西都混在一個缽裡,下午與晚上不可吃任何東西。當然沒有女人,也沒有酒。我們也沒有電視機、收音機,或聽音樂。我們從來不看電影,也不打球。我們很少說話,工作很辛苦。空閒時,我們盤坐,觀察我們的呼吸。」
- Aug 20 Wed 2014 19:40
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 Aug 19 Tue 2014 19:41
不要讓心中的「大黑狗」,綁架了你的美麗人生
- Aug 13 Wed 2014 19:46
羅賓.威廉斯留給我們的4個生命功課
對全世界的影迷來說,今天都是值得哀悼的一天。好萊塢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不敵憂鬱症侵襲,疑似在住所選擇以輕生的方式結束一生。這個消息格外令人震撼,因為在銀幕上,他的表演,曾是許許多多人在困惑迷惘時,心靈能量的來源,那些跟著他開懷大笑或熱淚盈眶的當下,更是無數觀眾記憶中永難忘懷的美好時刻。
曾幾何時,「憂鬱症」這3個字,竟成了人生最大的殺手,成就、地位、光環……即使擁有這些引人欣羨的條件,照樣擋不住它的逆襲。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指出,到2020年,憂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世界第二大疾病,保守估計,目前全球憂鬱症患者超過3億人。
- Aug 13 Wed 2014 19:44
憂鬱,我們共享的秘密。
- Aug 12 Tue 2014 19:46
再見!大家的羅賓威廉斯,再見!
- Aug 03 Sun 2014 09:02
真正的成長或者修行
~如實地去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洞察最深的實相。
這個就叫做真正的實修功夫。
一個人如果內心的狀態不變,
那麼他外在的命運是不會變的,
所以一定要內在有所轉變才行,
但是要能夠觀察到內心的活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不但有顯意識的活動,也有潛意識的活動。
我們通常看到的大概都是表層的,
潛意識底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能量,
在驅動我們產生一種慾望或者一個念頭,
一種嚮往或者一個期待,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覺察不到。
所以我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念頭牽著鼻子走,
換言之,我們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其實我們都是自己的奴隸。
我們是自己慾望的奴隸,是自己念頭的奴隸,
同時也是集體人類、集體意識內化進來的共同的這些慾望的奴隸。
所以克氏講過一句話“你就是世界,You Are the World ”。
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的運作模式,
這個世界人類集體的一種潮流、一種原則,或者道德規範,
一切的這些意識活動都會被內化到我們的潛意識,
就變成了被所謂的文明牽著走。
那麼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怎麼向內觀照,
這個向內觀照,與一般的心理分析是不一樣的。
心理分析是用一種理論或是一個既定的結論去觀察自己、分析自己。
那這個不叫如實觀察,沒有按照真實的情況,
單純地去觀察,這個叫做從一種理論去分析。
其實,最不容易形成二元對立,
最不會製造幻覺或者是自我合理化傾向的觀察方式,
就是所謂的“如實觀照”。
“如實觀照”你出現的狀況是什麼,真相是什麼,
你就看著它好了,其實是很簡單的。
出現什麼你就看著它,
譬如說我現在出現一個嫉妒的心態,
那我能不能立即看到我的嫉妒,
通常大部分的人是看不到的,
我們在嫉妒別人的時候,
我們腦子裡就會立即產生一大推的念頭,
譬如說我們就會批判對方不好,
批判對方什麼地方是我不喜歡的,
那事實上底端是一個嫉妒的情緒,
通常我們會把我們的嫉妒合理化,
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在嫉妒。
我們會把嫉妒很快地轉成一種批判,
或者是一種苛求,或者是一種對對方的不滿意,
可能裡邊是一種很單純的嫉妒的能量,
或者有時候我們產生了一個很深的恐懼。
這個恐懼,會非常快速地投射成一種什麼“期望”,
譬如對待伴侶,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伴侶身上的
一些人格特質是我們很難掌控的,
感覺到未來有可能會發展出外遇或是什麼,
就會牽動我們內心深處深層的不安全感,
這個時候我們很少能夠百分之百地與這個恐懼共處,
通常會立刻變成一種憤怒和指責,這個時候我們就忘掉,
其實底端是一個為這個人將來可能會變心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
所以說,在每一個起心動念的過程裡面,
我們都要有能力洞察到最深層的真相是什麼,
這個就叫做觀念頭的本質。
在佛家的修行裏面,這個叫做加標籤。
比如說剛才說的那個例子,當我對伴侶憤怒和指責的時候,
我立刻可以看到這個指責的底端是恐懼;
再比如說,當我產生一個慾望想買個LV 之類的名牌皮包的話,
我立即要看到,這個慾望的底端是什麼。虛榮?
這是從道德論斷的層面上來說的,虛榮底端是什麼?
匱乏,或者是低自尊或者是自卑。
如果對於自己的每一個念頭都能如此“如實觀照”的話,
那我們就會變得了了分明,
而且不需要運用到任何人發展出來的理論,
只是如實地去觀察自己最深的實相。
這個就叫做真正的實修功夫。
所有這些靈修的書籍,也都在告訴我們,
真正的成長或者修行,
它的重點就在於認識自己,建立自知之明。
~胡茵夢
- Jul 25 Fri 2014 11:24
專訪心理諮商專家張怡筠:成功人生的五個平衡點
- Jul 25 Fri 2014 11:23
楊定一/正向的念頭 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
- Jul 19 Sat 2014 11:36
轉貼:愛=情感吸引+意志決定
轉貼:愛=情感吸引+意志決定
轉自:張老師月刊 文字=李島鳳 2012-07-31
「不想愛了!」愛麗心裡浮現了這個念頭;就在和他通話後的幾天,這聲音從愛麗的心中冒了出來。
愛麗從未想過會有這麼一天,自己居然出現「不想愛」的心情,而且是「對他」。愛麗清楚感受這個不想愛,不是說不想再去感受愛戀,而是不想再和他有任何愛的牽扯。愛麗覺得累了,愛他好累,無論時間如何流轉,他似乎依舊是那個不敢放手大愛一場的人,不敢為自己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不敢為自己的愛負責的那個他。這樣的他,讓愛麗覺得夠了,不只是不想再身陷泥沼,更覺得沒必要再花費任何心思力氣去等待「他可能會改變」的那一天。
「不想愛了!」這個聲音多麼鏗鏘有力,讓愛麗感受到心中的平安與踏實。以前的愛麗是帶著「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的心情來經營感情,無論如何困難總是要堅持,真愛是沒有什麼原因值得去斷絕的,就像是冬天不可能出現雷震,夏天不會下雪,天地不可能合一的景況一般。即使後來愛麗漸漸清晰地感受到他是不可能會突破自我的限制成為一個勇於愛的人,但愛麗依然抱持著「君心匣鏡中,一破不復全。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的態度,努力地在關係中奮戰著,無論他的心、他的人是否能改變,愛麗總存著一絲藕斷絲連的希望。
最後,愛麗親手拆毀了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關係城堡,為著沒有任何理由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犧牲自己的開心與幸福。現在愛麗居然可以說:「我不想再愛你了!我好累!」「有一天,我也可以走到這裡!」愛麗驚奇著自己的改變。
愛麗想起了自己的爸爸,那個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什麼是真愛的男人。愛麗在他的身上學到了處理感情的態度。
愛麗的爸爸念大學時認識了同校的一個女孩,兩人情投意合,互許終身。那正是時局動盪不安的時候,為了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愛麗的爸爸選擇投筆從戎,報效國家。沒想到後來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兩人原本約定好在廣州相會,再一路隨軍隊撤退到臺灣。懷著身孕的她在廣州苦苦等待她的男人。當時,通訊完全中斷,各種訊息不斷流竄,等待成了恐懼、慌亂與不安的折磨。就在此時,她遇見了男人的同鄉朋友,那個同鄉告訴她,聽說愛麗爸爸的部隊會先前往他們的家鄉,再往廣州來,同鄉朋友正要回鄉,也關心懷著身孕的女人在混亂時局的安全,於是好意地邀她一起回鄉,和愛麗的爸爸在家鄉相聚,再一同隨著軍隊撤退。
女人心想有個人照應總是方便,於是便隨著同鄉朋友回了家鄉。於是,當愛麗的爸爸來到廣州卻尋不著心愛的女子,輾轉打聽下,錯愕地發現她回了家鄉,一切再也來不及,他只能隨著軍隊來到臺灣。
四十年後,兩岸開放探親。一天,愛麗回家發現爸爸坐在客廳裡動也不動地仿若靈魂出竅。從小就有辦法逗爸爸開心的愛麗,正想著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爸爸卻說出了他和那個女人的故事。而爸爸今天之所以這麼失神,正是因為那女人在兩岸可以連絡之後,想盡辦法探聽爸爸在哪裡,今天就是那女人託人帶了禮物和訊息來給爸爸。而爸爸的心裡也始終留存著那個女人。
愛麗被爸爸的愛情故事震懾住,她記得曾經聽過一位導演談起自己拍攝電影的理念。導演說:「我想要去明瞭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這樣的愛存在?不受時間、空間的阻隔,即使不在一起,無法相處,仍能維持那份愛。」眼前的爸爸和那個相隔萬里的女人,正在愛麗的面前展示這樣的愛。那一刻,愛麗突然覺得無法承受,卻也從此成了捍衛真愛的女戰士。
有一回,愛麗和貝貝相聚吃飯小酌,酒酣耳熱之際,愛麗哽咽地說起了爸爸的這個愛情故事。貝貝聽完後說:「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妳一定要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愛麗看著貝貝說:「所以,妳現在知道我那些無可就藥的浪漫是怎麼來的了吧!就算兩個人不能在一起,但是他們的心卻沒有任何阻隔。」貝貝神情嚴肅地對愛麗說:「可是那並不真實。」
「真實」,愛麗從沒從這個角度思考過。貝貝繼續說:「妳爸爸是被大時代強迫,不得不這樣活著,是時代對不起他們。如果可以,我想他並不想這樣過日子,他應該很希望能夠和心愛的女人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那才是踏實的生活。」
愛麗當時理智上同意貝貝說的,「是的,真正的愛情就該落實在生活裡,兩人相互支持與陪伴,而不是一方心裡堅持著真愛,活在虛幻的等待裡。」但是,愛麗也不知道自己何時真的能理性與感性整合,從心裡真的放下對於真愛虛妄的執著。
沒想到,這一天終於來了,愛麗可以為自己決定「愛或不愛」,而不是「就是沒辦法地愛」。原來,愛,也可以是一種意志的決定。
愛麗想起閱讀薩提爾女士的書時,薩提爾提到說:一位具有高度自我價值的人,在生活裡面臨選擇時,是經過意識的思考,考量自我、他人與情境之後做出的決定,而非毫無意識的反射性動作。薩提爾女士認為,人們總是把原生家庭裡未滿足的需求帶到對配偶的期待裡,於是我們和一個人相愛,常常是因為在某一個片刻,他讓我們得到了在原生家庭裡未曾得到的;所以,就愛上了他。在這樣的過程裡,我們其實是在關係裡不知不覺地呈現習慣的反射動作,而忘卻對於自身的幸福、他人的性格與限制,以及兩人身處情境的思索。
於是,面對愛情,我們必須學會對自己的幸福承諾,承諾我會負責任地發揮自己的理性思考與感性情感,慎重考量自己的需要與瞭解關係中的他,以及兩人關係所處的情境,最後做出對得起自己幸福的決定。
就像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所言, 愛某個人,並不僅是強烈的情感──它是一項決心,一項判斷,一項允諾。
原來,「愛」其實是情感的吸引與意志的決定所混合的藝術品,要如何擁有或放下這件絕美的藝術品,考驗著愛麗的智慧。
「我會繼續學習的!」愛麗對自己許諾著!
- Jul 11 Fri 2014 19:56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台灣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傷痛中尋回自己
台灣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自小沒能擁有溫暖的親情,因家人在短短兩年間相繼過世、初戀在短時間夭折給她帶來了猶如排山倒海的沉重打擊,讓她一度下定決心放棄生命。她輾轉踏上心理諮商的路,這一路走來,她發現只有療癒自己,才有能力去療癒他人。
蘇絢慧的父母很早就分開,從小,她不知道媽媽長甚麼樣子,她也不是在爸爸的呵護下長大,而是在奶奶、親屬和父親朋友的家庭中成長。
- Jul 08 Tue 2014 19:57
(轉載文章)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台灣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傷痛中尋回自己
台灣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自小沒能擁有溫暖的親情,因家人在短短兩年間相繼過世、初戀在短時間夭折給她帶來了猶如排山倒海的沉重打擊,讓她一度下定決心放棄生命。她輾轉踏上心理諮商的路,這一路走來,她發現只有療癒自己,才有能力去療癒他人。
蘇絢慧的父母很早就分開,從小,她不知道媽媽長甚麼樣子,她也不是在爸爸的呵護下長大,而是在奶奶、親屬和父親朋友的家庭中成長。
- Apr 17 Thu 2014 08:15
楊俐容:最自然、真實的自我
楊俐容:最自然、真實的自我
內在小孩就是最自然、真實的自我,當我們允許他存在,並與其他系統通力合作,才有機會自我實現,活得更自在。
自我們出生的那刻起,「內在小孩」所包含的各種情緒感受和需求欲望也隨之開展,是人與生俱來且終身相隨的課題。然而,成長過程中,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教育體系和主要養育者,未必那麼瞭解、貼近這「人性基底」,當他們待以錯誤方式,使其部分遭受否定或拒絕,種種負面情緒與挫敗經驗累積,人基於趨樂避苦的天性,會將其壓抑到潛意識的地窖,「內在小孩」與自我也就漸行漸遠。
威力十足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成為我們「未覺察的存在」。當人格的其他成分(如心理分析論的自我Ego、超我Superego,交流分析論的成人Adult、父母Parent,或其他學派種種不同名稱)開始發展時,處於潛意識、非理性系統運作的他,因不被覺察重視,便無法與其他系統和諧並存,而改以各種奇怪偽裝出來闖禍,為生活帶來強大的威脅或破壞,防衛機制、人生腳本、情緒地雷等,就是最常見的型態。
首先,他會影響「自我效能」的展現。自我概念會變得不真實、不健康,如:無論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進而影響到自我潛能的發揮。其次,面臨決策時,人多以感性、理性兩套系統共同決定,其中必須有個轉換、整合的機制,幫助我們在兩者間做合宜的掌握、判斷,甚至能夠在兩系統間「出入自如」,決策才能最佳化。內在小孩的失控,將影響自我的判斷和選擇。
自我無法統整,還會影響「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最常見的是「莫名其妙」的情緒,不知自己或對方在生什麼氣?這無名火,往往也是「內在小孩」失聯所造成的結果。
更嚴重的是對自我「生命態度」的影響。兒時單純的快樂與悸動,對事物的感受、想像和創造的欲望,是讓人感受「活著真有意思」的重要元素。當「內在小孩」被過度壓抑,也就失去鮮活感受,生命一片荒蕪,徒留「行屍走肉」般的無意義感。
傾聽內在小孩的吶喊
許多人以為,情緒來了,就是「內在小孩」在作祟。事實上,人在成長過程裡,難免遭遇失敗挫折、逆境瓶頸,隨之相生的難過沮喪憤怒悲傷等負面感受,都是「內在小孩」的反應。但情緒本身不會惹禍,唯有過度壓抑或失控,才可能導致他跑出來作祟。
因此,當我們要確認困境是否來自失聯的「內在小孩」,必須先從客觀的角度檢視,比如透過壓力指數表,檢測自己正面臨的壓力總值是否超過一般人的承受度,客觀挑戰確實很大;又或者自己的情緒感受是否來自天生氣質,如:敏感度高、反應度強、持續度久等特質,造成多愁善感的習性。這是本質差異,不是與「內在小孩」失聯才產生的問題。
將客觀因素排除後,再看看自我情緒感受是否太強?太久?一觸即發?來得太快?難以掌握?這些都可能是「內在小孩」的求救訊息。另外,無論是自我展現或人際關係,當生活中重複出現某些劇碼,如老是被打壓、被孤立、經常遭背叛、永遠受忽略等,也可能與「內在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所碰到的課題有關。若某些自然正常,所有人都會有的情緒主題,如難過、憤怒、害怕等,不曾在自己身上出現,或是發生頻率過高,就請側耳傾聽,極可能是來自他的吶喊。
先鬆動,才能流動
「內在小孩」被禁錮的人,通常比較固著僵化,想要改變,必須先鬆動,才能流動;而鬆動的最大關鍵在於「頓悟」,也就是「我感知到了」,這是內在小孩追尋自由的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一點。
人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各種知識、發展出理性思考,不表示就能因此充分理解自我。所以,多接觸與「人」相關的知識與智慧,或是透過自我測驗去發掘自我「盲點」。承認「永遠有尚待回溯探源的自我」,才可能往前走。
愛的追尋是「內在小孩」的原始動力之一,人際關係也是「內在小孩」最無所遁形、最容易出來搗亂的場域。所以,碰到他人的回應時,稍停一下,讓過去的防禦習慣,好比「我哪有」、「你自己還不是」等回應緩一緩,抱持好奇的態度自問:是什麼樣的行為,讓對方覺得我是這樣的人?或者把面具拿開,大方地進一步詢問對方,都不失為解放「內在小孩」的良方。雖然剛開始很難「悅納」別人的回饋,但至少先做到「接納」,為自我探索保留可能性,就比較有機會頓悟、鬆動。
鬆動後,還要讓這生命的源頭活水能夠流動,就必須透過一些技巧:
*聆聽內在的聲音。留出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給自己,花時間和自己對話。就像只會生氣的孩子,我通常會給他一張情緒字典,讓他找找看,除了生氣,還有哪些詞彙也很接近他的感覺。瞭解自己的真實感受、提升對情緒的敏感度,就有機會打破過去只有某些情緒被允許表現的束縛。
*回溯既往。書寫童年、聽長輩說說自己的往事,也可能找到很好的線索,瞭解在成長過程中,這些情緒是如何被壓抑,劇碼又是如何不斷被強化,以至發展出現在的模樣。
此外,倘若面臨的困境很大,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很難找到有光的出口,那麼,透過諮商「借力使力」,幫助開啟自我追尋與修練管道,也不失為方法之一。
療癒、和好,渡之不息的過程
內在小孩就是最自然、真實的自我,當我們允許他存在,並與其他系統通力合作,才不會消耗太多的生命能量去掩飾每個不真實或刻意的表現,也才有機會自我實現,活得更自在。
但是,壓抑的內在小孩就像一塊傷口,久了會結痂,或者習慣那樣的痛法。所以,當我們注意到他的存在,並想往深處探尋時,就仿如把瘡疤揭開,可能帶來無法想像的劇痛。面對過去不愉快經驗的再次湧現,我們可能抗拒,甚至想放棄。假使有足夠的勇氣走下去,也可能因過去烙印的負面經驗過於痛苦而受到「二度創傷」。此時若沒有足夠的支持力量,或無法將這小孩安置到生命裡適切的位置,就很可能後繼無力,走不下去了。
其實,探索內在小孩、與自己和好的路徑,並非否極泰來,而是有如線香,在一層又一層的迴圈裡,否泰交替出現;有時似乎已經和內在小孩相遇,進而突破、安頓,產生內在狂喜,下一刻,又可能遭逢其他的問題。然而,這樣的過程裡,每一回的來來去去,都帶領我們通往更深層的自我課題。如果每一次的「找」到自我,能讓自己在下段旅程中更容易感知他的存在、更快跳脫困境,那麼,就要肯定自己的小孩正在茁壯。清理、療癒、和好的過程裡,也會多一份「耐心」。
佛經裡有句話:「雖渡眾生,實無所渡;雖無所渡,渡之不息。」意指若非自我發願,即便佛陀也無能引渡;相對地,做為一位引渡者,無論受渡者走不走得過,永遠都要提供「支持」。我覺得放在內在小孩的療癒,也是不變的真理。鼓起勇氣跨越後,還要有永恆地「盼望」:告訴自己這是一條漫長的路,就算擁有再好的資源,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因此,要給自己「渡之不息」的療癒過程。
* * *
雖然挑戰自我舒適圈,是找到內在小孩的必經過程,但切記,千萬「不要過分勉強」。如果這場戰役會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但不至倒地不起,表示自己還有「能耐」承受;可是,如果會將自己完全打倒在地,那還是等能量蓄足後,再來挑戰這道關卡吧!
出處:張老師月刊電子報(第436期)
- Apr 11 Fri 2014 08:21
撥開陰影看見重生:從榮格心理學看生命的轉折處
「生命就像以根莖來延續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見、深藏於根莖的;露出地面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續一個夏季……。」——《榮格自傳》
大部分的心理學家都希望協助孩子融入社會,如果自我認同與社會期待一致,孩子的成長通常比較順利,也比較容易取得社會成就,擁有幸福感。
只是每個人具備獨特的發展方向,如果有些孩子背離主流的社會價值,為了適應社會,部分的自我會無意識地壓抑,但內在的聲音終究會反撲,如果人生前半段未遇到大風大浪,通常直到中年危機開始竄升。
只是現在社會變化得太快,一場經濟風暴、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經常讓我們的生命深陷危機,而榮格提出一個觀點:危機,搖動你生命的根本,卻也是最大的轉化機會,過去未曾有機會傾聽的內在聲音,此刻紛紛冒出。
集體社會的外在危機:金錢的價值陰影
我舉個例子,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很努力地存錢,他們夢想有一天要全家五口到歐洲旅行,為了加速圓夢,全家生活縮衣節食,同時小心理財,未料一場金融風暴讓積存的旅遊基金一毛錢不剩,夢想頓時落空;有意義的是,危機發生後,他們念頭一轉,放棄構築遙遠的旅行夢,以享受當下的方式,在台灣就近旅行,並且放寬對現有生活的控制,放鬆每一刻的當下。
對於人生我們經常懷抱種種想像,但是生命的危機逼迫我們檢視原有的信念,在全球高度競爭的情況下,為了求生存,台灣動用集體的社會力量,以高密度方式發展經濟,以致於我們相信只要努力效率、擁有物質成就,就是邁向成功的指標。但是當我們勤勤儉檢地相信,只要努力工作、穩健理財,就能夠擁有美好的未來,外在的危機卻讓信念一夕化為空無,甚至經歷妻離子散。當生命經驗巨大的裂縫,過去認同的標準鬆動了,我們開始思考內在的渴求,哪些事才能帶給自己生命的喜悅,讓自己覺得擁有生命能量?
然而危機從來不只是危機,它代表著死亡與重生,而每個死亡的背後都有一個重生。從榮格的深度心理學來說,無論是集體社會或是個人生命的危機,都帶有一股破壞性;當世界崩解,逼使我們站在不明狀況的邊緣,往裂口窺看,這個美麗世界構築的價值底層藏了什麼?我們轉個彎,往下觸探,很多人會重新發現儉樸生活的美、金錢夢的空幻,重新回頭幫助自己,檢視自己的生活價值。
只是這樣說法看似簡單,但是對當事人來說,卻是一條漫長的自我覺醒歷程。他必須勇敢地面對長期以來閃避、壓抑的痛苦,必須放棄既定的人生計畫,在整個探究過程,更可能揭開過去的創傷,甚至發掘出一個不被社會接納的真實自己。
自己內在的危機:遇見未曾活出的自我
除了集體社會遭受的外在危機,個人也可能遭逢內在的危機。
我想起每隔一段日子就會出現的名人外遇事件,事發之時,媒體上一致評論,真是沒道理,為了一個女人,通常還不是傾國傾城,一個努力又正直的男人,毀掉一個家、光明的事業,值得嗎?
但是當愛情來襲,不再是外在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掉入一種目眩神迷的世界,外人的理性、道德批判,看似言之鑿鑿,但是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聽外遇者說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他很可能會說,我一路保護自己,維護清新的形象,那一瞬間我就這麼被一個美人擄獲,她的一瞥眼神、一抹笑容、身上傳來淡淡香味……,讓我心醉神迷。一個中年男子突然回到十七八歲的魯莽與衝動。
似乎那個未曾活出的自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衝出,蒙住他的眼,把男人擄獲至蠻荒的魔法境地。在魔法境地裡,迥異於現實世界的規訓,非道德、非理性、不用積極向上,甚至超越時間的永恆……,瞬間即永恆的愛欲,甚至凌駕與妻子攜手打拚、養兒育女經年累月的恩情。
潛意識除了目眩神迷的特質,更布滿神祕的氛圍,我喜歡用電影「魔戒」來比喻潛意識的質地。記得嗎?當魔戒遠征軍穿越湍流山谷,走進黑暗的山洞,導演把鏡頭猛然拉高,我們才驚覺洞穴原來那麼深,而緊追在後的怪物、峽灣兩旁站立的石膏像……,更成了典型的原型象徵,當我們被拋進潛意識的深淵,除了驚嚇、讚歎,更覺得自己渺小。
可想而知,當被壓制的力量破牆而出,凡是以前看不見的地方,現在一下子都冒出來了,我們發現原來有另一個自己渴望被看見,希望被涵容到意識層次。而那樣的認識往往會強烈地衝擊原有的生活型態,使我們成為受害者。只是被潛意識擄獲的我們經常急忙地從中洞口爬出,很少勇敢地看見陰影,但榮格認為如果我們不去理解或是逃避潛意識的意象,個人就會偏向發展,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意識與潛意識的肉搏戰:照見陰影
然而榮格卻以非常誠實的態度來面對潛意識。我想起最近閱讀榮格的作品《紅書》(The red
book)的震撼,此書的重要性,即該書的編譯,也是在劍橋大學任教的印度裔學者Shamdasani所說:「十九卷的榮格全集,皆為紅書註釋,那是榮格終生心理意象的原始素材。」那是一本榮格親為的手繪書,榮格將自己的夢與日間幻象,先是劄記在一本黑皮筆記本裡,再從中挑選部分內容,仔細地繪製成中世紀的古書形式,並在其中加入系列的圖畫。打開《紅書》,我好像潛入榮格的臥室,一幕幕奇幻異想在我面前開展,我非常驚訝榮格竟是如此專注、細緻地探索自己的靈魂深處。
他將幻象、夢境……,繪製成一張張曼陀羅,並且仔細抄錄所經歷的潛意識世界。
當榮格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之後,穿流不止的幻象雜沓而來,內在女性原型莎樂美、智慧老人以利亞、內心宗教導師費爾蒙……,像是活生生地存在與榮格交談對話,但是他努力保持冷靜,並且以一種科學家的探究態度,認真地對待潛意識的內容。榮格曾說,「科學知識是使我避免失控的唯一手段,否則這些意象可能使我像原始森林裡的匍匐植物般被窒息而死。」
當我們認真地對待潛意識,意識會跳出與其搏鬥,像是進行一場生死決鬥,於是榮格看重的是當意識與潛意識遭逢時,能夠如何地不被潛意識給吞食、淹沒,並且盡力去理解、涵容潛意識的象徵意義,而一切都是為了明瞭當下的處境,擴大自我認識的範疇。
即便學識淵博的榮格難以忍受《紅書》裡張狂情緒的文字,他討厭那樣膚淺、又可笑的自己,可是他沒有排斥……,卻是以誠實的態度去面對,接受潛意識世界的自己,並且把它涵容到意識的世界。對他而言,無意識的各種意象提供了我們深入自我的機會,而不是要排除的幻象,就像他花了十餘年手繪的《紅書》所呈現的就是他的心靈圖像。
活出真實的自己,我們會發現生命的活力並不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消失,只是能量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讓生命再次綻放。我想起在蘇黎世有一位同學,三年前,在六十二歲時決定遠離家鄉,移居瑞士,踏進榮格心理分析的新世界,完成訓練恐將年近七十。上課時她總是興高采烈,沒人在意她的前半生,而她的生命就在此刻,綻放,美麗得不得了。
開啟自我的英雄之旅,直視生命的陰影,勇敢的夜行者不逃避黑暗,反而追尋黑暗,因為黑暗是瞭解自己有何恐懼的伴侶。卸下禁錮的盔甲,打開整個生命,一旦我們與自己親密相處,會發現無論是看待自己或是與他人相處,寬容度都變大了。
【口述/呂旭亞;文字整理/楊雅亭】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0年2月號】
- Apr 09 Wed 2014 09:40
歐普拉(新世界) 在線課程第六章
- Apr 09 Wed 2014 08:22
堅強 是自我保護的盔甲(內容摘自《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作者蘇絢慧)
每個人「要強」的背景因素與脈絡是不同的,所被塑造的過程也是獨特的。但不論因素與過程如何,「要強」成為我們內在柔軟的那顆心的盔甲,一層層的防護我們的內心不受到傷害、打擊與失落,好鞏固我們想形塑出的自我形象,也避免接觸到我們不想承認的脆弱、不堪、卑微的自己。
那一年,我曾經一無所有
- Mar 22 Sat 2014 11:39
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查理·卓別林,默片時代的天才喜劇電影家。
也是一位悟道者。
德語詩《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作於他70歲生日當天。
這位時年古稀的藝術家,歷經滄桑之後,心靈無比寧靜平和。
他聽到了神的寂靜之聲...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真實』。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願望强加于人,
是多麼的無禮,就算我知道,時機並不成熟,
那人也還沒有做好準備,
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尊重』。
當我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
都是對我成長的邀請。
如今,我稱之為
『成熟』。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實一直都在正確的時間,
正確的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靜。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自信』。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單純』。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從前我把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這是
『自愛』。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總想着要永遠正確,不犯錯誤。
我今天明白了,這叫做
『謙遜』。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繼續沉溺于過去,
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
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
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
『完美』。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慮讓我變得貧乏和病態,
但當我喚起了心靈的力量,
理智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伙伴,
這種組合我稱之為,
『心的智慧』。
我們無須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問題,
因為即使星星有時也會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白,這就是『生命』!
(卡琳收藏;陳曉新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