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神不是迷信,是期待、安慰另外,我們認為善因一定會得善果,有惡因則一定會嚐到惡果,也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的理論看起來是對的,但更精確的說,有因不一定有果,但是有什麼果就一定是有什麼因,很少人能釐清這樣的觀念,所以常常忿忿不平,認為自己一生不得志,好人沒好報,而導致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未來沒有希望,自己放棄自己,嚴重一點則會對社會造成問題。
以佛教來看,要種善因,因果不可顛倒,並且要確定種因不一定會有結果。舉個例子,農禪寺種了許多蓮霧樹,長得很好,葉子好茂盛,但是就是不長果子,問了果農才知道,每年要修剪枯葉,不能任由生長,這樣才能結果。人也是一樣,是種因了,但種的方法不對,就不結果了,或果結得不好。能有這樣的觀念,心理自然會平衡,也就會改變自己。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讀到這個聖嚴師父的開示,覺得是很棒的個人提醒,這個禮拜在虛幻之間渡過,我想著臉書是否代表著虛幻的臉,有汲汲地努力著增加粉絲數,也有真心分享正面能量希望感染社會,有將偶像強大連結成個人生存的意義,當不被回應理會時,當事人捍衛著自己空間的言論自由,喜歡者的擁護或不喜歡者的排斥,有沉默不理會,每個人的猜測和揣度都不同,有瞬間一擁而上的攻擊,有酸言酸語,有捍衛的鐵粉,也有封鎖刪除間的處理,文字曾經出現但又消失,但影響對每個人都不一樣,回到自己身上,要問自己看見這些對自己的意義為何? 曾經看到這些流言蜚語會讓我難過,覺得好好的情感或是分享地區怎麼說變就變,但現在的我卻開始漸漸明白認真的人就輸了,臉書上簡短的文字、圖文表達,其實很難完整確實表達當事人真正的想法,而且在主流功利文化價值觀影響下,大多數都喜歡美麗、財富、可愛、英俊、光鮮亮麗的人事物,曾經我也是如此,在意的回應數、在意得是否被認同,但走過以後,發現這都是人性的過程,看著我所選擇的關注內容,其實也看到我自己選擇背後的意義,希望可以跟這些分享善知識的人一樣學習,傳播善知識,傳播美好面給社會,希望可以學習重善因,雖然重因不一定結果,這就是我在這一周之間的虛幻渡過的感觸,我對於所看到的一切覺得困惑,但同時也讓我看到真實的人性跟大多的不安跟渴望被看見被愛,但最多人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真正去從外境去看看自己的內在狀況,誠實面對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