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一路相挺是造就夢想的推進力
【聯合報╱朱宗慶】

2011.04.12 03:24 am


在社會上工作幾十年來,跟中央、地方政府或民間單位都有一些接觸、共事經驗,面對夢想的追求、工作上的困難與挑戰,如果有一路相挺的長官、同仁和朋友,就可能會造就出不同結果。

一路相挺的基礎在於信任,在於充分授權,也包括理念的認同與相通,一種對於專業的尊重及精神上的支持,在適當的時機提供協助,這些都是每一個人在工作職涯上,所需要的推進力,甚至是關鍵性的「臨門一腳」。

如果把這種關係,運用在主管與部屬間,這樣的主管,能有效帶領團隊運作,善於激發組織的創意與凝聚力,對團隊士氣也有激勵的效果,使得員工可以維持工作熱忱、願意投入、勇於提案;若在主管機關與部屬單位間,擴大授權幅度、從體制或法令的框架裡尋求彈性和變通,讓真正想做事的單位或個人,勇於任事、樂於承擔,將可以在業務的推動上,收到事半功倍的加乘成效。

公務機關法令繁瑣,在層層的官僚體制下,還必須面對社會大眾、民意機關和各級監督單位,常有綁手綁腳情形,公務人員不免感嘆:公僕難為。專業的意見難以真正落實於施政,長此以往的「防弊重於興利」,造成動輒得咎,寫改善報告遠比政策規劃書來得多,也養成一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習慣,欠缺主動任事的精神與熱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為根深柢固的組織文化。

由於機緣之故,使我擔任主管的經驗中,很幸運遇到相挺的長官、同仁和朋友,在不同階段給予我支持與協助,成為工作推展上的重要助力。幾年前在兩廳院推動組織變革與轉型、完成機關法制化與改制,以及園區再造,許多工作都具高度創新性,一直在突破與挑戰各種可能性,難免與體制內的慣性和文化多所衝突,種種困難與束縛不斷,相當辛苦煎熬。因而,來自長官、同仁的信賴與支持、對於問題的快速回應與協助,使得業務推動過程,跨越不少障礙,也讓人歡喜做、甘願受,是「一路相挺」,共同成事的經驗,令人感懷不已。

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一起工作,逐步建立共識後,朝相同目標邁進,即使遭遇阻礙,也能齊心面對,合力解決,實為人生職涯上的美好經驗,證明事在人為。反之,則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團隊間由於缺乏互信,難以聚焦於共同理想或目標的追求,也可能因為彼此猜忌、消極掣肘,甚至敵對、拒絕溝通,不僅失去共事的意義,也造成組織的內耗或空轉,消磨志氣,無法產出合作綜效,更是組織走向衰敗的警訊,領導者不能不慎。

再就朋友或同儕間的關係來看,有時候,彼此相挺是一種尊重、信賴或義氣,有時也來自所謂的革命情感,值得珍惜。如果打破了這樣的基礎,那麼「不信任感」則可能充斥其間,形成互動、往來的障礙,造成不必要誤解、難以對話,甚至付出加倍的心力,也難以克服藩籬,令人遺憾。

人生逐夢旅途中,難免遇到挫折與阻礙,而一個人能力有限,有同事、長官的支持、朋友的惺惺相惜,將可度過許多困難。相同的,如果我們也能適時給身旁的人必要協助,相信將是造就每個夢想的最重要力量。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2011/04/12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