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冰山模式的諮商步驟(約翰上課筆記,90-92年專訓)

台灣薩提爾成長模式發展協會寫於 2012年9月3 12:59 ·

註:90-90年專訓,約翰上課筆記,供大家參考

 

Satir冰山模式的諮商步驟

 

第 一步「準備好自己」和第二步「和案主做出接觸」是最重要的前兩步驟,因為最重要的諮商工具就是諮商員自己,當諮商員不一致、低自我價值或有些個人未察覺的 期待時,就容易卡住。如果沒有和案主做出真正的接觸,而匆匆忙忙的要去解決問題,反而會使案主無法進入狀況。而我之前容易把它當成教條忽略掉了,這兩個步 驟再怎麼強調都不會嫌多!而且,在諮商的整個過程中,都要能時時留意到這兩個步驟所達到的理想狀態,如果在過程中諮商員自己有了困擾、被鉤到或混亂、卡住 時,應該跑自己內在的冰山並一致的表達自己,再次和案主做出「此時此地」的接觸。

 

第一步「準備好自己」就長期而言(平時),我要常用冰山處理自己的問題或情緒,尤其是「未完成的期待」,讓自己更能保持一致。短期而言(晤談之前),我要讓自己維持在「自己的中心」,維持自己在高能量的狀態,以便能和案主全心全意的「在一起」。

 

第二步「和案主做出接觸」可 以從案主「此時此刻」冰山中的身體、感受、觀點、期待(希望)去談,如果有必要,為案主做一些讓他更舒服的事情,問他我可以如何協助他,讓案主真正的感受 到我的「真誠」、「關懷」,也可以有像NLP所做的「臨摹」。John Banmen曾說,當案主進入他辦公室時,他已知道案主的溝通姿態。(討好:我要做那裡?超理智:你很有錢喔!指責:你這兒好遠!打岔:到處看看摸摸。) 不過看不出沒關係,因為整個晤談過程都會評估他的姿態。對我而言,要提醒自己的是,評估別人的求生存姿態時,很容易在我內心「指責」他不一致,這樣我就已經不一致了。

 

第三步是「聆聽問題」, 通常案主開始滔滔不絕的談論故事時,我常會聽得很混亂,不知該從何入手。這時,我該先打斷他,請他放慢速度,我則帶著「好奇」的心情,以冰山的方式詢問 「過程」的問題,並時時記得,把負面的陳述,轉成正向的成長目標,並常給予肯定他各方面的價值,將其視為弱點或限制的特質,予以正向觀點的轉化。John Banmen說,不要問案主:「我們今天要談什麼?」,因為那會讓我們留在故事中,焦點不在「改變」上,而Satir模式是不「談」而是要「工作」的。

 

第四步「將問題轉化成正面的目標」, 如果問題很多時,選一個最容易或最痛的部份著手,或詢問他想從哪兒開始。而這個目標必須是案主自己可以去改變的,而不是涉及「不在場」的第三者的改變,可 以是案主「冰山的各個層次」,而通常會只聽到「行為」層的目標。要注意到的是,在晤談過程中,目標可能會改變,因為他的冰山已經在改變,目標可能邁向更深 的層次發展。

 

第五步是「獲得案主的承諾」,確認案主有意願改變及努力,使其為自己負 責。當案主想依賴(你告訴我答案!)或抗拒時,我會再一次的「確認」他的承諾,討論我們現在晤談的狀況。在Maria Gomori的「轉機」課程中,我體會最深的想法就是:「每個人只能為自己選擇、負責,別人只能協助澄清而已。」

 

第六步是「在冰山上工作、探索及轉化」, 探索問題為何是問題,「好奇」、「敏銳」的覺察案主的不尋常的反應,找出「矛盾」、「衝突」、「過去的傷痛或未了的情結」、「未滿足的期待」,使其宣洩、 覺察、接納、頓悟、選擇、負責、轉化,John Banmen說「完形」學派的技巧全部都可以被用在此模式之中。別忘記,冰山的任一層次有了新的發現或變動,必然使其他各層也隨之變動,所以別忘了再去看 看,來回的跳動。更重要的是,案主需要被滋養、提高自我價值(比如:想像送愛給自己、找出她的內外在資源、找出他身上喜歡或尊重的內在力量)。遇到停滯或 卡住時,要問他:「是什麼阻擋了你?」、「留在那裡,你會有什麼好處?」。

 

第七步「回顧晤談及總結」,問他得到了什麼,協助他回顧整個重要的關鍵過程,請他給這次晤談回饋,我也可給他回饋,也給一些冰山或相關的治療教育。落實晤談中的改變,肯定她的努力,John Banmen認為最深刻的問話是:「你覺得你是值得的嗎?」「這適合你嗎?」

 

第八步「給功課、約下次」,讓她可以練習、覺察,可以讓她去學習用冰山看自己內在發生的過程。確認他願意執行的承諾,強化改變的效果。John Banmen說功課「要和目標有關」、「是可以做到的」、「做失敗時不會感受到懲罰、指責」、「若沒做,好奇的探討而非指責」。

 

最 後,John Banmen提醒我們,「不要比案主更努力,以免造成依賴。」、「不要為案主作分析及解釋,而是提出疑問。」、「不要留在故事裏及冰山的表層」、「讓自己 不是緊張,而是興奮(兩者的生理反應是相同的,所以要調整自己的認知。)」、「別對自己有太多的期待(如:我要做好這晤談。我要改變他很大。),要慢下 來。」、「別用專有名詞,如:觀點可改為圖畫、圖像、信念、想法,渴望可改為需要、進入你內在看看你真的真的很想要的,期待改為想要、期望、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