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楊俐容:最自然、真實的自我


內在小孩就是最自然、真實的自我,當我們允許他存在,並與其他系統通力合作,才有機會自我實現,活得更自在。

自我們出生的那刻起,「內在小孩」所包含的各種情緒感受和需求欲望也隨之開展,是人與生俱來且終身相隨的課題。然而,成長過程中,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教育體系和主要養育者,未必那麼瞭解、貼近這「人性基底」,當他們待以錯誤方式,使其部分遭受否定或拒絕,種種負面情緒與挫敗經驗累積,人基於趨樂避苦的天性,會將其壓抑到潛意識的地窖,「內在小孩」與自我也就漸行漸遠。

威力十足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成為我們「未覺察的存在」。當人格的其他成分(如心理分析論的自我Ego、超我Superego,交流分析論的成人Adult、父母Parent,或其他學派種種不同名稱)開始發展時,處於潛意識、非理性系統運作的他,因不被覺察重視,便無法與其他系統和諧並存,而改以各種奇怪偽裝出來闖禍,為生活帶來強大的威脅或破壞,防衛機制、人生腳本、情緒地雷等,就是最常見的型態。

首先,他會影響「自我效能」的展現。自我概念會變得不真實、不健康,如:無論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進而影響到自我潛能的發揮。其次,面臨決策時,人多以感性、理性兩套系統共同決定,其中必須有個轉換、整合的機制,幫助我們在兩者間做合宜的掌握、判斷,甚至能夠在兩系統間「出入自如」,決策才能最佳化。內在小孩的失控,將影響自我的判斷和選擇。

自我無法統整,還會影響「人際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最常見的是「莫名其妙」的情緒,不知自己或對方在生什麼氣?這無名火,往往也是「內在小孩」失聯所造成的結果。

更嚴重的是對自我「生命態度」的影響。兒時單純的快樂與悸動,對事物的感受、想像和創造的欲望,是讓人感受「活著真有意思」的重要元素。當「內在小孩」被過度壓抑,也就失去鮮活感受,生命一片荒蕪,徒留「行屍走肉」般的無意義感。

傾聽內在小孩的吶喊
許多人以為,情緒來了,就是「內在小孩」在作祟。事實上,人在成長過程裡,難免遭遇失敗挫折、逆境瓶頸,隨之相生的難過沮喪憤怒悲傷等負面感受,都是「內在小孩」的反應。但情緒本身不會惹禍,唯有過度壓抑或失控,才可能導致他跑出來作祟。

因此,當我們要確認困境是否來自失聯的「內在小孩」,必須先從客觀的角度檢視,比如透過壓力指數表,檢測自己正面臨的壓力總值是否超過一般人的承受度,客觀挑戰確實很大;又或者自己的情緒感受是否來自天生氣質,如:敏感度高、反應度強、持續度久等特質,造成多愁善感的習性。這是本質差異,不是與「內在小孩」失聯才產生的問題。

將客觀因素排除後,再看看自我情緒感受是否太強?太久?一觸即發?來得太快?難以掌握?這些都可能是「內在小孩」的求救訊息。另外,無論是自我展現或人際關係,當生活中重複出現某些劇碼,如老是被打壓、被孤立、經常遭背叛、永遠受忽略等,也可能與「內在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所碰到的課題有關。若某些自然正常,所有人都會有的情緒主題,如難過、憤怒、害怕等,不曾在自己身上出現,或是發生頻率過高,就請側耳傾聽,極可能是來自他的吶喊。

先鬆動,才能流動
「內在小孩」被禁錮的人,通常比較固著僵化,想要改變,必須先鬆動,才能流動;而鬆動的最大關鍵在於「頓悟」,也就是「我感知到了」,這是內在小孩追尋自由的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困難的一點。

人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各種知識、發展出理性思考,不表示就能因此充分理解自我。所以,多接觸與「人」相關的知識與智慧,或是透過自我測驗去發掘自我「盲點」。承認「永遠有尚待回溯探源的自我」,才可能往前走。

愛的追尋是「內在小孩」的原始動力之一,人際關係也是「內在小孩」最無所遁形、最容易出來搗亂的場域。所以,碰到他人的回應時,稍停一下,讓過去的防禦習慣,好比「我哪有」、「你自己還不是」等回應緩一緩,抱持好奇的態度自問:是什麼樣的行為,讓對方覺得我是這樣的人?或者把面具拿開,大方地進一步詢問對方,都不失為解放「內在小孩」的良方。雖然剛開始很難「悅納」別人的回饋,但至少先做到「接納」,為自我探索保留可能性,就比較有機會頓悟、鬆動。
鬆動後,還要讓這生命的源頭活水能夠流動,就必須透過一些技巧:
*聆聽內在的聲音。留出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給自己,花時間和自己對話。就像只會生氣的孩子,我通常會給他一張情緒字典,讓他找找看,除了生氣,還有哪些詞彙也很接近他的感覺。瞭解自己的真實感受、提升對情緒的敏感度,就有機會打破過去只有某些情緒被允許表現的束縛。

*回溯既往。書寫童年、聽長輩說說自己的往事,也可能找到很好的線索,瞭解在成長過程中,這些情緒是如何被壓抑,劇碼又是如何不斷被強化,以至發展出現在的模樣。

此外,倘若面臨的困境很大,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很難找到有光的出口,那麼,透過諮商「借力使力」,幫助開啟自我追尋與修練管道,也不失為方法之一。

療癒、和好,渡之不息的過程
內在小孩就是最自然、真實的自我,當我們允許他存在,並與其他系統通力合作,才不會消耗太多的生命能量去掩飾每個不真實或刻意的表現,也才有機會自我實現,活得更自在。

但是,壓抑的內在小孩就像一塊傷口,久了會結痂,或者習慣那樣的痛法。所以,當我們注意到他的存在,並想往深處探尋時,就仿如把瘡疤揭開,可能帶來無法想像的劇痛。面對過去不愉快經驗的再次湧現,我們可能抗拒,甚至想放棄。假使有足夠的勇氣走下去,也可能因過去烙印的負面經驗過於痛苦而受到「二度創傷」。此時若沒有足夠的支持力量,或無法將這小孩安置到生命裡適切的位置,就很可能後繼無力,走不下去了。

其實,探索內在小孩、與自己和好的路徑,並非否極泰來,而是有如線香,在一層又一層的迴圈裡,否泰交替出現;有時似乎已經和內在小孩相遇,進而突破、安頓,產生內在狂喜,下一刻,又可能遭逢其他的問題。然而,這樣的過程裡,每一回的來來去去,都帶領我們通往更深層的自我課題。如果每一次的「找」到自我,能讓自己在下段旅程中更容易感知他的存在、更快跳脫困境,那麼,就要肯定自己的小孩正在茁壯。清理、療癒、和好的過程裡,也會多一份「耐心」。

佛經裡有句話:「雖渡眾生,實無所渡;雖無所渡,渡之不息。」意指若非自我發願,即便佛陀也無能引渡;相對地,做為一位引渡者,無論受渡者走不走得過,永遠都要提供「支持」。我覺得放在內在小孩的療癒,也是不變的真理。鼓起勇氣跨越後,還要有永恆地「盼望」:告訴自己這是一條漫長的路,就算擁有再好的資源,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因此,要給自己「渡之不息」的療癒過程。

*     *     *
雖然挑戰自我舒適圈,是找到內在小孩的必經過程,但切記,千萬「不要過分勉強」。如果這場戰役會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但不至倒地不起,表示自己還有「能耐」承受;可是,如果會將自己完全打倒在地,那還是等能量蓄足後,再來挑戰這道關卡吧!


出處:張老師月刊電子報(第436期)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啓示大道理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1)  

 

文章標籤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喜歡這本書的這段內容: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看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的作品
起源於愛看書的sherry推薦-叔本華的眼淚一書

文章標籤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就像以根莖來延續生命的植物,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見、深藏於根莖的;露出地面的那部分生命,只能延續一個夏季……。」——《榮格自傳》

大部分的心理學家都希望協助孩子融入社會,如果自我認同與社會期待一致,孩子的成長通常比較順利,也比較容易取得社會成就,擁有幸福感。

只是每個人具備獨特的發展方向,如果有些孩子背離主流的社會價值,為了適應社會,部分的自我會無意識地壓抑,但內在的聲音終究會反撲,如果人生前半段未遇到大風大浪,通常直到中年危機開始竄升。

只是現在社會變化得太快,一場經濟風暴、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經常讓我們的生命深陷危機,而榮格提出一個觀點:危機,搖動你生命的根本,卻也是最大的轉化機會,過去未曾有機會傾聽的內在聲音,此刻紛紛冒出。



集體社會的外在危機:金錢的價值陰影



我舉個例子,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很努力地存錢,他們夢想有一天要全家五口到歐洲旅行,為了加速圓夢,全家生活縮衣節食,同時小心理財,未料一場金融風暴讓積存的旅遊基金一毛錢不剩,夢想頓時落空;有意義的是,危機發生後,他們念頭一轉,放棄構築遙遠的旅行夢,以享受當下的方式,在台灣就近旅行,並且放寬對現有生活的控制,放鬆每一刻的當下。

對於人生我們經常懷抱種種想像,但是生命的危機逼迫我們檢視原有的信念,在全球高度競爭的情況下,為了求生存,台灣動用集體的社會力量,以高密度方式發展經濟,以致於我們相信只要努力效率、擁有物質成就,就是邁向成功的指標。但是當我們勤勤儉檢地相信,只要努力工作、穩健理財,就能夠擁有美好的未來,外在的危機卻讓信念一夕化為空無,甚至經歷妻離子散。當生命經驗巨大的裂縫,過去認同的標準鬆動了,我們開始思考內在的渴求,哪些事才能帶給自己生命的喜悅,讓自己覺得擁有生命能量?

然而危機從來不只是危機,它代表著死亡與重生,而每個死亡的背後都有一個重生。從榮格的深度心理學來說,無論是集體社會或是個人生命的危機,都帶有一股破壞性;當世界崩解,逼使我們站在不明狀況的邊緣,往裂口窺看,這個美麗世界構築的價值底層藏了什麼?我們轉個彎,往下觸探,很多人會重新發現儉樸生活的美、金錢夢的空幻,重新回頭幫助自己,檢視自己的生活價值。

只是這樣說法看似簡單,但是對當事人來說,卻是一條漫長的自我覺醒歷程。他必須勇敢地面對長期以來閃避、壓抑的痛苦,必須放棄既定的人生計畫,在整個探究過程,更可能揭開過去的創傷,甚至發掘出一個不被社會接納的真實自己。

自己內在的危機:遇見未曾活出的自我



除了集體社會遭受的外在危機,個人也可能遭逢內在的危機。

我想起每隔一段日子就會出現的名人外遇事件,事發之時,媒體上一致評論,真是沒道理,為了一個女人,通常還不是傾國傾城,一個努力又正直的男人,毀掉一個家、光明的事業,值得嗎?

但是當愛情來襲,不再是外在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掉入一種目眩神迷的世界,外人的理性、道德批判,看似言之鑿鑿,但是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聽外遇者說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他很可能會說,我一路保護自己,維護清新的形象,那一瞬間我就這麼被一個美人擄獲,她的一瞥眼神、一抹笑容、身上傳來淡淡香味……,讓我心醉神迷。一個中年男子突然回到十七八歲的魯莽與衝動。

似乎那個未曾活出的自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衝出,蒙住他的眼,把男人擄獲至蠻荒的魔法境地。在魔法境地裡,迥異於現實世界的規訓,非道德、非理性、不用積極向上,甚至超越時間的永恆……,瞬間即永恆的愛欲,甚至凌駕與妻子攜手打拚、養兒育女經年累月的恩情。

潛意識除了目眩神迷的特質,更布滿神祕的氛圍,我喜歡用電影「魔戒」來比喻潛意識的質地。記得嗎?當魔戒遠征軍穿越湍流山谷,走進黑暗的山洞,導演把鏡頭猛然拉高,我們才驚覺洞穴原來那麼深,而緊追在後的怪物、峽灣兩旁站立的石膏像……,更成了典型的原型象徵,當我們被拋進潛意識的深淵,除了驚嚇、讚歎,更覺得自己渺小。

可想而知,當被壓制的力量破牆而出,凡是以前看不見的地方,現在一下子都冒出來了,我們發現原來有另一個自己渴望被看見,希望被涵容到意識層次。而那樣的認識往往會強烈地衝擊原有的生活型態,使我們成為受害者。只是被潛意識擄獲的我們經常急忙地從中洞口爬出,很少勇敢地看見陰影,但榮格認為如果我們不去理解或是逃避潛意識的意象,個人就會偏向發展,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意識與潛意識的肉搏戰:照見陰影


然而榮格卻以非常誠實的態度來面對潛意識。我想起最近閱讀榮格的作品《紅書》(The red
book)的震撼,此書的重要性,即該書的編譯,也是在劍橋大學任教的印度裔學者Shamdasani所說:「十九卷的榮格全集,皆為紅書註釋,那是榮格終生心理意象的原始素材。」那是一本榮格親為的手繪書,榮格將自己的夢與日間幻象,先是劄記在一本黑皮筆記本裡,再從中挑選部分內容,仔細地繪製成中世紀的古書形式,並在其中加入系列的圖畫。打開《紅書》,我好像潛入榮格的臥室,一幕幕奇幻異想在我面前開展,我非常驚訝榮格竟是如此專注、細緻地探索自己的靈魂深處。

他將幻象、夢境……,繪製成一張張曼陀羅,並且仔細抄錄所經歷的潛意識世界。

當榮格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之後,穿流不止的幻象雜沓而來,內在女性原型莎樂美、智慧老人以利亞、內心宗教導師費爾蒙……,像是活生生地存在與榮格交談對話,但是他努力保持冷靜,並且以一種科學家的探究態度,認真地對待潛意識的內容。榮格曾說,「科學知識是使我避免失控的唯一手段,否則這些意象可能使我像原始森林裡的匍匐植物般被窒息而死。」

當我們認真地對待潛意識,意識會跳出與其搏鬥,像是進行一場生死決鬥,於是榮格看重的是當意識與潛意識遭逢時,能夠如何地不被潛意識給吞食、淹沒,並且盡力去理解、涵容潛意識的象徵意義,而一切都是為了明瞭當下的處境,擴大自我認識的範疇。

即便學識淵博的榮格難以忍受《紅書》裡張狂情緒的文字,他討厭那樣膚淺、又可笑的自己,可是他沒有排斥……,卻是以誠實的態度去面對,接受潛意識世界的自己,並且把它涵容到意識的世界。對他而言,無意識的各種意象提供了我們深入自我的機會,而不是要排除的幻象,就像他花了十餘年手繪的《紅書》所呈現的就是他的心靈圖像。

活出真實的自己,我們會發現生命的活力並不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消失,只是能量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讓生命再次綻放。我想起在蘇黎世有一位同學,三年前,在六十二歲時決定遠離家鄉,移居瑞士,踏進榮格心理分析的新世界,完成訓練恐將年近七十。上課時她總是興高采烈,沒人在意她的前半生,而她的生命就在此刻,綻放,美麗得不得了。

開啟自我的英雄之旅,直視生命的陰影,勇敢的夜行者不逃避黑暗,反而追尋黑暗,因為黑暗是瞭解自己有何恐懼的伴侶。卸下禁錮的盔甲,打開整個生命,一旦我們與自己親密相處,會發現無論是看待自己或是與他人相處,寬容度都變大了。

【口述/呂旭亞;文字整理/楊雅亭】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0年2月號】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pinsoul.com/blog-zh/2014/7/30/5
如何養出/成為個好小孩:哈佛心理學家用5招來讓我們更關心彼此。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0 Thu 2014 09:07
  • 接納

《「精進」指的是力圖振作,懂得鼓勵自己,勇於面對困難。

精進可分為三種,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利樂有情精進。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力與潛意識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本文摘自《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