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受創、恐懼、傷心、膽怯、孤單、悲傷、生氣、感覺被拋棄、被忽視、發火、厭惡、恐怖、丟臉、悲慘、受到打擊。」2001年英國救助兒童會根據孩子描述挨打經驗的形容詞。

作者以多年在兒童人權組織工作的經驗,寫下所謂「正常」家庭型態以外的家庭的悲劇情況與諸多提醒。
看似正常富裕的家庭卻讓小孩活活餓死?
所謂正常家庭刻意無意地去排擠邊緣低收家庭?
何謂正常? 何謂異常? 由誰來定義?
看著這些可怕虐殺兒童的事件訊息,對映著台灣之前的新聞。
我整個心揪起來,
明明應該珍愛寶貴的孩子,但為何行虐待、暴力之實。
教養與虐待之間的父母親子之間的權力界線該如何察覺?
我看到「要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 這句話,停頓很久...
今天這本書帶著沉重,特別讓我看到想起些已成為父母的朋友們,因為我看過成為母親後的她們,為了保護孩子變成敏感而脆弱又堅持的女力力量。

這本書帶給我不少感觸與反思,也跟關心相關議題的好友分享。

abnd809kcr50nvj83f9q9m8mf7z143.jpe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異常的正常家庭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