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那種閱讀的焦慮,我又看到我有來了,
想起剛進入碩班的自己,學習上長處於一種身心疲乏的狀態,
特別是很認真但撞牆的焦慮狀態,
為了適應學習生活,有提早利用空檔旁聽、也持續閱讀相關資料,
但自己卻在緊繃的學習課堂、大量的閱讀中逐漸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因為即使有認真上課、認真跟老師溝通、請益等,
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很吃力的狀態一直出現,
最近不斷地跟師長、同學交流分享,發現也有人跟我一樣有著學習上的焦慮、不舒服、不習慣感受。
我漸漸知道有被了解的感受,
我看到自己的吃力,來自於過往的背誦學科訓練、讓自己不得其入;
看著一些研究方法書中提出的目前台灣研究所課程設計、學生修課品質的述說,
也讓我豁然開朗,知道其他可能脈絡,幫助我理解目前的問題狀況,
而不是一再質疑自己是不是還不夠努力、認真,可以再試著用其他方法幫助自己。

包含我看到自己的,光於接受訊息,不知道如何跟查證辨別的自己,

那種要換掉腦袋思維,進入一種查證和辨的過程的不習慣,

包含今早看到自己又來的焦慮,

讓自己透過書寫去紀錄、感受自己過於求快理解、想急速完成的不理性想法。

所以那種緊造成我的壓力、不舒服

我其實沒有處於放鬆狀況,反而想求快速理解的心讓我又跑入習慣的焦慮習性

想起前陣子看到書中有感觸的兩句文字: 

1促進經驗的多向度理解與開啟對現存經驗的新覺察與新切入點,
2重臨生命過往經驗,釐清內在思維、價值和衝突、訴說自我情緒、評價、成長以及自我所面對的情境困境。
 
 像給了自己一線詮釋的曙光,讓我看到我目前這個生命在做的事情, 
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功課與挑戰
我願自己可以放鬆平安地
學習面對生命的學習、挑戰
學習知道人生的無常變化
學習讓自己逐漸可以平靜地看待生死的功課
學習讓自己可以從糾纏的情緒起伏走出來
學習珍惜當下的種種人事物緣分
人生就像這樣不斷地持續學習著,直到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時。
我想療癒自己,在心中轉化長出實在的力量,騰出更多空間去愛人,
 我一直來響往的簡單生活
可希望當下該做甚麼就做甚麼
好好吃飯
好好睡覺
跟朋友聊天
不管發生什麼事,試著微笑面對
以往我覺得做這些事
沒認真工作或是逃避責任
但我慢慢體會到,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事物就串起生活
感覺自己慢慢地比較踏實踩在地上
而不是空想推演出的人生空談哲理了 
關於生命,發現太多我不懂的
無知的我慢慢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