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png

 
 

昨天靜心時,聽到傳來的電視的聲音,內容是爭家產情節。聽著聽著不專心地聽起對話內容來。

內容大概就是疼愛大家的大姊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為了家庭好忍痛分產,把以前自己辛苦努力的一切留給手足,完全沒考慮自己,角色設定不知好歹的外來媳婦夾著長孫血脈要脅阿公,不知足地討價還價,龜縮的男性們,不太敢講什麼,任由妻子撒野,阿公痛心地叫喊著。

聽著聽著覺得好熟悉的場景阿,從小到大看的八點檔老梗就是這些,但長大以後發現真實人生中演的可比戲更精彩了,編劇們大概從這些真實社會故事中不斷找尋靈感吧。
聽完以後,勾起很多感受了,發現沒法專心靜心,就改去晨起走路慢慢體驗身體感受,一邊沉澱夜晚想起的很多故事,不管是自己體驗過的經驗或是周圍的故事,不分貧貴,如:有錢人爭家產,或是印象之前看到一個真實故事(甚至被改編到港劇中),富商被綁架,愛妻冒險救出來,但富商受到了創傷,性情大變,疏離家庭,甚至有了外面的紅粉知己,受到蠱惑,甚至與原生家庭決裂,或是彼此都是超級有錢人根本不缺某一棟房子,但因為覺得父親不公平,寧可花比房子價值還高的訴訟費用,連告十年以上,甚至交代自己走了,孩子也要繼續爭....或是好朋友在安寧病房實際的分享~有八個孩子卻一個家都回不去的真實故事~~等曾經讓我很有感的人生故事片段。

我想著被勾起的感觸在告訴我什麼,想起那句"可憐人必有可惡之處"的這句話, ,如:往往我們看到被遺棄的老人就會忍不住去譴責老人家人的習慣, 但隨著年紀逐漸增長,開始發現看事情角度不是只有一個,當初長輩做了什麼,讓自己一個家都無法回去?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永遠不知道真實是什麼,即使我們是當事人,也未必看得清楚,發現家庭真的是修行道場,有福氣碰到和樂的一家人真的要感恩。真實的家庭關係大多是經過磨合跟無奈的,發現開始慢慢董以前聽到但不是很懂的這些意思:
親人、眷屬,包含自己都只是生命的過客,
萬事萬物都有它自己的因緣。
會感到痛苦和心煩是因為內在有過去沒清理的部分,被勾起來。
重要是自己怎麼選擇,怎麼練習讓自己每次可以逐漸恢復心安定。
改習慣本來就不容易,但抱著信心持續鼓勵練習。
最後轉出來的感受就是 珍惜當下的緣分,能做什麼就好好做,但盡力後無法去控制結果,練習尊重一切安排,
最重要是自己來這一生的體驗學習,好好照顧自己的重要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