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助念團的清淨

◎聖嚴師父

法鼓山推動的三大教育中,以大關懷教育對整個社會的關懷為著力點,許多諸如危難救助、賑災慰訪等關懷工作,其中做得最早、也最好的是助念,這要特別感謝果東法師及鄭文烈團長,近年來用心帶領大家成長,對於法鼓山整體形象掌握得很好,做任何事情都會考慮到是不是和法鼓山的理念、精神一致,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

清淨助念團的整體形象

因為助念團時常代表法鼓山與社會大眾互動,所以對於法鼓山的理念、精神、形象、原則,一定要把握得很清楚。在《法鼓山的方向》一書中,有一篇明白的指出所有法鼓山的會員,特別是幹部悅眾們絕對不允許有三點不適的行為。

第一點,不得利用團體參與政治選舉。我們雖然關心政治,但是絕不幫任何政黨助選。

第二點,所有的會員,或會員之間不得有商業的利益掛勾和糾葛。例如我們雖然募款,但募款是交給團體去辦教育、弘法,不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生意,尤其是助念團特別要小心,因為幫忙助念,總是讓別人覺得很感動,例如果東法師常常會遇到別人要送東西給他表示感謝,請問果東法師收不收?他一定會說:「我代表我的師父,代表法鼓山,這是自己應該盡的責任,這是我的工作。你能夠讓我來做這樣子的服務,我已經很感恩了。這是我自己修行的一個法門、是讓我來種福田、為我們的團體做服務的,你們不要對我個人有什麼感謝,要感謝的是三寶、是法鼓山。」
如果遇到家屬真得很想為亡者表示心意,可以建議他們成立基金,或者是籌措金額捐助給社會團體,例如法鼓山有一個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可以接受永久紀念性質的助學基金,在日後可以為亡者布施給需要的人,這不只是永久的紀念,更是造福了整個社會。

為了保持助念團的純正、清淨,凡是與金錢有關係的,希望菩薩們絕對要避免 。比如說介紹葬儀社,如果對方給你一點介紹費,也許他說這不是介紹費,只是一點感謝,或者是幫忙助念,家屬給你一點錢,這些絕對都不能收!一毛都不能取!不要以為不拿白不拿,拿了反正人家也不知道。請問,真的誰都不知道嗎?給錢的人知道,也許就會講:「法鼓山好是很好,不過我也是有表示意思啦!」這樣子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法鼓山就會讓人產生壞印象,好像是變相的以助念團為名,而做誦經團的交易或者是從事葬儀社的介紹。

同時我們也要求助念團的菩薩們,不要經營葬儀社,經營葬儀業就不要擔任法鼓山的幹部,但可以是單純護持會員。這樣的要求,主要是不要讓別人說閒話。

第三點,不能有不正常的男女關係。我們一定要乾乾淨淨、清清楚楚,彼此之間是蓮友,是菩薩的同修,不能破壞別人的家庭或是自己的家庭,凡是有過這樣的問題發生,當事人就請離開這個團體,等到問題解決以後,還是可以回來。

以上所講的三項原則,是為了保護法鼓山, 希望這個團體永遠是清淨、精進的。

助念功德利人利己

另外,近五年半之間,助念團的儀軌與制度已經推廣到全國,甚至於海外,各地之間可以彼此支援,讓原本只是單純的助念,進一步擴展到臨終及生死的教育與關懷。

關懷,應該是從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助念關懷,也不只限於往生者,而是關懷周遭所有的人,因為只要家中有人處在彌留狀態,家人往往會無所適從,一旦往生,心會更慌亂,在這一刻,助念團往往能發揮安定的功能,給他們安慰、關懷與指導,請他們一起念佛,讓心安下來,這便是臨終的助念關懷。

助念有三個意義,第一是互助,亦即蓮友之間的互相幫忙,這與民間互助會的精神相通,但助念的精神是百分之百的互助,因為助念關懷的推動,能讓團體內部的人,覺得在自己親友病危、往生時,一定會有來自法鼓山的助念關懷,這樣讓人信賴的感覺,都是源於諸位菩薩們的奉獻,沒有經濟利益上的牽扯。

第二是結緣助念,對方可能不是法鼓山的信眾,但是要求我們去助念時,在人力許可下當然要去!藉著幫忙可以與亡者家屬結佛法的緣,縱然不是馬上學佛,但原則上我們會請他們接受皈依、參與念佛,因此多少會受到一些佛法的影響,如果經過引導能讓他們主動參與助念團,那當然是上善,但不要期待助念一次,就要對方成為團員,這可能會讓自己失望,也給別人壓力,只要在每一次助念的時候,提醒對方假如覺得助念很好,就請他們一起來參加助念,或者給他們一份簡單的小說明書,方便申請助念,了解助念的意義。

前面兩點主要是著眼於對家屬的關懷,第三個意義在於對亡者的關懷。剛過逝的人,如果沒有信仰,平時也沒有念佛,過逝後可能對於人間的一切難捨難放,在經過我們助念後,亡靈曉得自己已死亡,透過開示,也能找到方向,知道現在要到哪裡去,而且去的地方比人世間好多了,有阿彌陀佛、菩薩等待著他,一到了那邊就像回到老家一樣。在我們助念時,要他也發願念佛往生西方,這時對於人間原來種種的放不下、捨不得,就能放下、捨得了。

所以在助念一段時間之後,很多遺體都會出現瑞相,身體柔軟、面色紅潤、嘴唇變紅,甚至於家裡面可以聞到香味,或是看到一些光,這就是送給亡者最後、最好的一份禮物。助念同時也讓自己結了一個最大的善緣,因為在亡者到了西方以後,會非常感恩我們,也會在西方等待接引我們, 所以多念佛、多為人家助念,收穫、受益最多的其實是自己,佛經也提到,不管為亡者做了多少功德,七分之中有六分是自己的。

(西元二○○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聖嚴師父講於農禪寺所舉辦的法鼓山助念團聯誼會,黃美蓉、游淑惠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