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及出家因緣】--智樑  from 生命自覺營

我的俗家父母、兄長均是聖嚴師父之皈依弟子。過去約10年的時間,我都過著固定的公職生活。民94年,一次父親心血管疾病的突發,讓我開始尋找生命的方向。

當時我及母親緊急將父親載到台北急診,但醫院沒有辦法處理,眼見心跳血壓一路下降,但卻無能為力。動手術後在加護病房的日子裡,我看著父親的衰弱 母親的辛勞 以及醫院中其他病患的病苦,對生命的脆弱有很深的感受!

在醫院時我看到了聖嚴師父的結緣小冊子,閱讀之後讓我感到要在有生之年,就要學習好安頓自己的身心的方法.因此開始積極找尋修行的法門。

我在初入社會時曾接觸靈修團體,對於通靈、脈輪、能量等觀念好奇,故曾學習打坐、練習能量之功法,也曾片段讀誦過佛經及持咒,但並無正確的知見,經過約5年盲修瞎練的過程,產生許多思想上的矛盾,後來漸漸退失學習的興趣。

聖嚴師父圓寂時,我與母親去瞻仰儀容,感受到法鼓山法師及信眾的威儀,因而生起想親近的念頭!我開始在齋明寺學習佛法的知見。透過禪修、拜佛的過程,偶爾能體驗五蘊身心就像水流般不斷隨因緣在變化,試著客觀地觀察根塵接觸所形成生命經驗,也試著學習放下我執、好惡分別。

民100年外公的過世讓我更篤定出家的願心。主要是因為從小就跟外公一起住,感情很好,當他往生那一天,眼見一個活生生的親人,突然間變成一具不會動的遺體,火化後更只剩白骨,衝擊很強烈!我像小孩子一樣問自己:「外公去哪裡了?」「到底生命是怎麼一回事?」

此外,看到外公晚年一改從前排斥佛教的態度,轉為主動抄經、讀經,讓他的心有一些依靠,而往生時也有法師來關懷開示及蓮友助念,更讓我感到佛法對自己及家人的身心安頓有很大作用,故堅定了自己想出家學佛的心!

出家前,我兩度至印度朝聖。在菩提伽耶每天都有來自各國的修行人一起在聖地修行,或拜佛,或禪坐,或誦經。在這樣的氛圍中,感覺修行可以自然跟日常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刻意找一個時段去做」的一件事。

那時我每天有將近12-14個小時都待在同一個園區中,甚至只是在一塊如床板一樣大的板子上禮佛,卻相當安住其中,不會感覺煩燥無聊。當時我們與周邊的人沒有太多的交談,但是可以感覺到彼此一起用功,在心靈上互相鼓勵,整體的修行氛圍是和諧而輕鬆的。那段日子常常都是以泡麵泡飯餅乾裹腹,偶爾多一顆蘋果 或是糕點,就會感到很歡喜。許多西藏喇嘛們,生活條件很差,但也卻能持續精進並知足與歡喜,我體會到:「修行是可以讓自己在單純而平靜的。」

 

若能深入體驗佛陀的教法,如實觀察生命的本質,則才有可能解決生死的問題,並更有力量利益他人。 期許未來能虛心學習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體驗漢傳禪法,從中找到修行的著力點,朝放下我執而努力,並以親身的體証,與人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