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孩子心聲,才是愛


讀了一篇專欄《華裔家庭的內戰》,心情沉重。作者談從中國來美定居,第一代移民為人父母的處境,“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到13、14歲時,一天,在父母責備孩子學習不努力的嘮叨中,孩子突然爆發:我恨你們!你們就知道讀書、讀書,根本不管我是怎麼想的!接著哭著衝進自己房間把門反鎖上。”作者又說:“事後孩子會認錯,會說那是氣話。但慢慢的,家長會發現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在我的亞裔朋友中,這類親子裂痕幾乎家家都有。”

  小犬15歲時,美國駐墨西哥大使館和我家接觸,聯邦調查局也先知會鎮警察局和學區辦公室。他們指出,加州一韓裔男孩失蹤,有消息指他在墨西哥首都露過面。亞裔、年齡、名字、生日幾乎全符合不說,他們還娓娓道出我孩子曾有過的港、臺行蹤。我一身冷汗地喊:孩子是我的,別浪費時間!

  大使館人員非常有禮貌地感謝我們合作。他們體諒心急如焚的家長,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他們正在善盡人事,好給個交代。

  美國華裔臨床心理學家黃維仁說,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總覺得給你吃、給你念好的學校就很好了。很少有中國父母懂得要花時間來培育孩子內心情感世界的發展,教孩子如何疏導與處理自己各種複雜情緒與心裏的感覺,難怪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進入親密關係以後要有那麼多的掙扎。

  親子關係中,我們應學會表達內心的愛。學習去愛,就是發展情感智慧(EQ),黃博士有句話非常好,他說:“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當孩子生氣,甚至告訴父母有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卻忽視這關鍵時刻。為什麼不冷靜地坐下來,專心聽孩子說出內心話呢?也許,我們童年就沒有被如此對待過;我們會聽大人的話、我們不會說自己內心的話,所以我們沒有這個領悟。

  真奇怪,我們口口聲聲說移民主要目的是為孩子,為孩子可以自由地學習、可以享受珍貴的童年而不受升學的壓力。一旦定居下來,卻又歇斯底里地喊不能輸在起跑點上!

  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家庭有什麼功用?誰是好父母?我們都知道人體正常發育需要維生素,但是,維生素卻得由食物中獲取,人體本身不能製造。小孩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父母的功能正像維生素一般。親子互動中,孩子能體會、同時內化了愛他的人傳達給他的愛。每個人都需要有被愛的感覺;這種感覺是自尊和自信的基礎。耐心聆聽別人說話就是尊重對方的具體表現,被了解的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愛。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把孩子說的話自己重復一次、兩次。再問問孩子,他說的和我們聽見的是否是同一回事!讓我們心愛的人能夠體會、也清楚知道:他們絕不會在自己的家庭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找到更愛他的人。

  孩子是誰的?我想孩子是他自己的。一場緣分,我們一起走一段路,一路上因為學習去愛你,所以我把我的壞毛病都改掉,我把我的童年又重新反省一次。

  我常想到那孩子,為他禱告。今年應該26歲了。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作者:葛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