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一切皆可拋
2.寂滅為樂(涅盤)
3.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4.身後事不要變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
5.豁達、自在,對於生命坦坦蕩蕩
6.在原來的價值觀認為對的事是否是對的? 真的嗎? 與自己的對話? 因為疑問而興起對話,生命的解讀持續發酵
7.言行一致:信、解、行、証
   無我無執:去除我執
   利益眾生
8. 諸行無常:生老病死→在苦中印證真理得喜樂,一切都會過去(寂滅),凡有生者必起於滅
9.人死了就死了,重要是活著的時候做什麼?
10.依賴與作為典範之間的分界,值得思辨
11.心中無事,有願無盡,把依賴剔除掉,自然提升往下走下去
12佛教:南傳、藏傳、漢傳←兼善天下的佛教
13.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可避免
14人的生命無價, 活著真好! 為社會奉獻
15放出光熱、讓社會更明亮,予其咒詛黑暗,不如點燃光亮,帶給周圍光亮
     春蟬到死絲盡方死
16.生命的無常,因果報應
17.宗教是發自內心、良心、彼此尊重、了解合作
18.疼惜身邊的人、物力
19.唸佛發願往生淨土
20 
              生活             救援
基督教   真實          上天、自已的不完美、缺陷藉由上天的完美洗禮(一神論)
佛教       虛無           自己的佛心可以成佛(個人)

 

 

 

、願心- 修行者-隨願往生

二、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彌勒尊佛淨化


三、方法:時常念佛、阿彌陀佛/懺悔、時常準備死亡(先交代後事)

四、往生:壽終正寢亡、橫死、安逝

五、死亡的過程:四大五蘊的離散

       四大:地、水、火、風
      五蘊:身重/口渴/熱→冷/呼吸消失/記憶消失
         →執識→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不要捨不得)


六、 死亡過程:中陰身階段(敏感度七倍)→念佛打坐,以心念的力量影響臨終者(慈悲狀態)

         信心恭敬地助念
         頭七/三七/四七/滿七

七、發願未成習慣:隨念往生、隨業往生
         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