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晦庵彌光有一天參問大慧寓廣禪師:「我到這裡一直不能得徹悟經驗,病在何處?」大慧答:「汝病最癖,世醫拱手,何也?別人死了活不得,汝今活了未曾死。要到大安樂田地,須是死一回始得。」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88 vs 魚刺  vs 急診 vs 掛心 &眼淚 vs 禪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0 Sat 2011 21:02
  • 婆媳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120公分的勇氣(陳攸華口述、張麗君執筆)
  • 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可的生命傳記

看完這兩本書很感動,感動一個是先天身體障礙的努力不懈活出意義,一個是歷經家人被殺害,差點被殺死,甚至被嚴重的欺負,在如此艱難的時刻,找出了人生的意義,只要願意相信意義,就願意存活跟努力,戰後還放下了怨恨,重新踏入協助幫忙照顧更多受苦的人,好感動他們的生命精神力!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尼爾 塔門: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 Video on TED.com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涯何處尋知己?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知道果醒法師有句名言:「不要用過去的記憶來修理自己。」這句箴言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呢?法師告訴我們,是藉由打坐觀察妄念而發現到,妄念往往就是過去發生過的事、過去得到的經驗,換言之,妄念的生起,是因為「心」用過去的經驗來分別。就唯識的觀點而言,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是將發生過的事情像攝影機般一件不漏地錄存起來,等到類似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用這些記憶影像作為依據來看事情,如同佛陀在佛經裡所開示的:「自己又再射自己一箭。」
末了,法師再次提醒我們:「隨時隨地觀察自己的心,不受外境影響,要像攝影機的廣角鏡一樣,不要對事情做特寫。」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