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夾用了很久有些破損,上周二貼心的k問過我,說剛好有某購物平台的折價券,訂了一個皮夾準備給送給我當禮物,當時訂完單後,系統顯示上週五前到貨,到了周五k問我收到沒,發現還沒收到,就連絡客服,不過對方卻說不出是哪家貨運公司配送,說應該週六日可能到貨,於是就想說周六日等看看,結果還沒收到,k打去客服問,因為晚上已經下班,改用線上留言,心想可能貨運碰到例假日休息,那就再等一天,結果週一沒也接到任何電話確認送貨,k再連絡客服,發現會員洗桶一樣停四天內預定到貨時間,這次問客服總算提供了某貨運公司運送資訊,進入該公司查詢系統一看,卻只看到上周二已理貨送出,卻顯示兩次委外、轉入、轉出、又轉入、轉出的字樣,也看不出到底是委外哪家配送以及目前送到哪裡的狀態,最後商量後,也超過官網說的七天期間,就決定取消訂單了。

有趣的是取消訂單後的今天中午,聽到郵差送件聲音,前去一看發現竟然送來物件了,告知已經退訂,郵差說那就是用拒收方式,不料今天下午三點半時,收到固定來這區的宅配公司司機來,說要來收退貨,因為剛好k在此購物平台有一個早已退訂又誤送來的包包,已經通知客服,但好幾天都沒還沒收走錯誤送件物品,我本來以為是不是搞錯兩個訂購資料,於是跟司機大哥確認,卻發現確實要來收早上我沒簽收拒收的物品,看到貨運大哥一臉疲累的樣子,跟他說明狀況並道歉,司機大哥很好心地提醒我,確認貨品沒簽收,物品沒在我這,我沒收那就好就走了,順邊跟他確認,才知到出貨跟收退貨的貨運不一定相同,只是他以為我是昨天收到貨品不喜歡要退件,原來我是已退訂,早上又送來,已經沒收件。 

回過頭來寫下自己的感受,剛好上周五訂了布商品,幾家店家服務態度良好,一收到貨款就馬上確認信或確認簡訊、並提供預計出貨時間、出貨日當天也告知已出貨與送貨物流公司為何,並且提供客服連絡資訊,最後也如所提醒日期交貨,對造更早之前訂貨的購物平台,訂單後一周間,因會員系統一直顯示預計提早到貨的狀況,同時間不同廠商不同的服務感受,而在好奇下,才發現該購物平台也是有著出貨狀況負面評價,其實本來退訂時,想說自己會不會是奧客,因為很少在網路購物,也幾乎沒在退訂,其實物品有點狀況,在客服說明下,平常也滿願意等退換貨,但這次卻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接受商家系統自動設定最佳理想出貨時間,告知客戶已預計幾日前送達,但卻遲遲沒收貨,打去跟客服確認,感覺也是一問三不知的情形,後來釋懷我真的沒法接受這樣商業行為,只是說對辛苦送貨司機感到抱歉,但都是依照平台規定流程與方式、時間內申請退貨,並非惡意退貨,只是剛好同期間比較小型的店家快速確實的回應語提醒的良好被服務感受,相對這樣的服務流程,讓我打從心底說bye bye。

很少網路購物的自己,事後認真看起相關購物平台的資訊,發現到幾乎所有網站說明都寫得很完整跟各具特色,像這次購物平台的就擁有優惠的購物券吸引力,但卻因為後續的客服回應、查詢系統顯示、出貨狀況不明讓我心生負面感受,而這個負面感受也影響著我不太願意再去這家購物平台購買,即使有著許多優惠,也讓我想著現在做生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再比快、比便宜,中間只要一個環節讓顧客感受不好就說再見了,另外也發現自己原先期待收到禮物的心情也消失了,甚至覺得其實自己根本就不需要換新皮夾,我甚至覺得應該是在提醒我的貪心吧,其實真的夠用就好,從這次經驗學到了購物要審慎,另外也是特別感受到服務的不容易,特別是無形中的細節,商品好、行銷做的再好,但如果後面接續的服務流程不佳就大大扣分,面對的市場是如此競爭,求新求變,而客戶也越來越沒耐心,從這件事看到我身為一個顧客的需求以及期待未被落實的失望感,也從物流大哥的疲累臉,讓我看到廠商的辛苦處,不管是站在兩邊的角色上,買賣雙方彼此權利保障都是很值得關注的,身為消費者的非惡意的消費行為與消費前的確認,而身為廠商的童叟無欺與相關流程服務的確認,特別是溝通與合約的彼此權利保障確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