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道場】亂不了您的心-楊蓓教授心靈講座報導

時隔一年後,楊蓓教授於8月31日再次蒞臨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帶來一場心靈講座,讓大眾能夠安身、安心、安家、安業。逾百位出席者擠滿了道場的禪堂,希望能從這場講座中,將安定帶回家。


講座一開始,楊蓓教授就以一連串的問題以及生活上的例子,讓出席者醒覺心亂的原因在於變化。科技的發達、時代的變遷、變動的世界,乃至我們的想法,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不同而改變。變化讓人難以適應,不安定讓我們的心亂了。


楊蓓教授以其生活經驗為例,讓大家知道想要把心安定下來,「覺察力」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楊蓓教授分享她在生病後的自我觀照最令人印象深刻。生病後,楊蓓教授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許多習慣,但這些習性卻是在沒有醒覺的情況下養成的,雖然都是好的習性,但楊蓓教授解釋說,若沒有覺察到,其實就意味著我們沒有好好分辨做這些事的原因。


一個人面對死亡的威脅時,最想做的是什麼?楊蓓老師分析說,一個人在平時最想做的事和在面對死亡威脅時最想做的事,是有很大的差別。歸根究底就在這個「我」,面對著死亡的威脅,我們會比較不受這個「我」干擾,而更能夠從「為別人活」當中,活出自己的意義。然而,一旦死亡的威脅解除,我們的生活觀就會被這個「我」深深地影響。這些省思讓楊蓓教授發現,人的我執是多麼的難以覺察,並從這樣的醒覺中,深刻地體會到從十二因緣中跳脫出來,是多麼艱難的事,也才漸漸地明白為什麼聖嚴師父說只要老老實實地修行。


的確,若我們認真地深入探討,會發現我們的習性太重,而我們的覺察力太弱,楊蓓教授將「能夠覺察自己的心在變動的時刻」譬喻為淨土。一刻的覺察,那一刻即是在淨土;如果我們將「看心」變成習性後,是否就可以時時活在淨土中呢?雖然楊蓓教授自己也沒有真正的答案,但相信一個擁有這麼強覺照力的人,也應該離淨土不遠矣。

佛教徒常說修行,楊蓓教授將修行定義為與自己的心約會。想要一心不亂,楊蓓教授指出有兩大要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懺悔,清淨自己的心;第二則是感恩,感恩世界給予我們的貢獻。常常在自己的生活中懺悔自己的過錯,感恩自己的際遇的人,會發現心會更容易安定下來,這即是修行。


想要活在淨土中嗎?別等了,趕快來修行吧!

◎文:梁慧婷201310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