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心雖生種種障礙,但要成大願,也是存乎一心; 《維摩詰所說經》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 都是強調心的自主性,能自在隨緣成種種事。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文/張錦德.圖/張繼高

心可以無限想像,有如畫師一般,可以畫一切山河大地,有情與無情的千萬狀態。心也可以直率做主,有如國王號令,能自在隨緣成種種事。「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翻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對於心有非常細膩的譬喻,呈現心的種種萬象。在這世界上,和自己最親近、關係最密切的,是自己的心,但捫心自問,我們真的認識自家的本來真面目嗎?大部分時候,我們真的能當上國王,做自己的主人嗎?

「經文使用很多的譬喻,意味著心有很多特質,每一種譬喻都在描述一個面向,心可以有無量的面相。」本身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陳政雄指出,這樣的譬喻很有趣,可以讓人更多元認識自己的心,他說:「一般人所講的心,其實裡面已經分好幾種不同的狀態,一般人總認為心只有一個,如此一來,在面對自我、或者他人的情緒變化起伏,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關於心,被喻為佛教心理學的唯識學開展「五位百法」,有窮纖入微的解析。

認識自己的心

唯識學認為以真心為主體,又可以再析分為八個意識,各有其功用,又稱為「心王」。前六識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覺器官(六根)為所依,分別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等作用,而展現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心識。前五識單純是五根對外境接觸時產生的感官,而一般人所說的「心」,有心理活動,有分別、比較的念頭,大致上都由第六識產生。換句話說,每個人會因個人的器官構造、心的當下覺受以及個人的成長背景,而有千萬種的情緒反應及想法。

了解心識的運作,就不難發現有煩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為每個人每天醒來眼一睜開,心就不斷受到外界的影響,而不論是快樂悲傷,憤怒哀怨,就佛法而言都是一種染污,會在內心製造垃圾。佛教所稱的六大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其中貪、瞋、癡三毒,就是與前五識有關,是心受到外境所引誘、染污而產生的煩惱。

「人的煩惱固然來自於外境,然而困惱的源頭都離不開心,只針對外界環境下手,而想徹底根除煩惱,那無疑是緣木求魚。」具有多年心理臨床經驗的陳政雄表示,人的心會不斷從日常生活中堆積垃圾、製造煩惱,這一點從現代人尋求心理諮商治療的過程中,往往解決一個問題之後,又會有另一個問題從心裡蹦出來可以看出端倪,就是煩惱沒被徹底的解決。

第六識是關鍵

若平常就能善治自己的心,那麼表現於外的行為自然相應得宜,不失法度,如此便可減少一分紛爭,增加一分和平。至於方法,聖嚴法師在《禪的生活》中提到佛教徒要經常檢視內心,懺悔發露,並以誦經、禮佛、打坐、念佛、持咒來調和自心。這些是佛教徒常見的方法,方法不困難,重點是要能持之以恆,更重要的是,觀念上要清楚、正確,要徹底明白世間的真理法則。

以貪、瞋、癡、慢、疑、惡見六大根本煩惱來說,是第六識在分辨、好惡的作用下,所產生的六大根本煩惱。佛教稱煩惱的心為識,清淨的心為智,對治煩惱要從「轉識成智」著手,轉動第六識成為「妙觀察智」。在觀念上藉由了解緣起性空的因緣法則,破除對相的好惡,讓心不隨境轉。「學佛就是要轉迷成悟,迷是迷相,悟是悟性,一般人會有煩惱,會沉迷在相上,是因為不認識世間一切組合都是因緣無常、虛妄不實,所以心會往外追追追,在追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負責人寬謙法師直指煩惱的根源。

屏安精神科專科醫院院長黃文翔在輔導個案的過程中,就常以因緣無常的觀念去引導個案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會詢問他們歡樂、痛苦的究竟源頭各是什麼?並適時提醒個案,不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有極限,他說:「有些人喜歡美食,覺得品味美食很快樂,但是如果相同的美食持續不斷地供應,長時間之後喜悅的感覺還會不斷持續嗎?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因為感覺會鈍化。五官的刺激所帶來的苦與樂皆是如此,既短暫也有其極限。」

快樂也好,悲傷也好,沒有一種感官覺受是可以維持長久,儘管每一位佛教徒都知道世間總是無常,但每次狀況來時,卻鮮少有人能夠對境不起煩惱。對此,寬謙法師指出這是第七識作祟的緣故。法師解釋六大根本煩惱的產生,雖來自於前五識與第六識的相互作用,但其中貪、癡、慢及惡見四種煩惱,還與第七識息息相關。

我執是個大麻煩

與第七識相應的煩惱是屬於深細的煩惱,是宿世的習氣所累積而來,縱然死亡了還會隨著因緣流轉而成為業力,繼續影響下一世,是難以根除的煩惱。正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為何有些習慣,明明知道不對,卻忍不住還會去犯,這不是意志力不夠,正是第七識受到宿世的雜染,繼續影響這輩子第六識的判斷。

「此外,貪、癡、慢、見,不論哪一個,還有個棘手的特色,都跟『我執』脫離不了關係。」法師以貪、癡兩大煩惱為例,說明人會對外在事物起了貪念或者癡心,除了外在的誘惑,那種「由我擁有」的成就感,也是背後驅動的強大動力。

「如果沒有學佛,一般人不見得會覺得執著是問題,只要是凡夫都會有程度不一的執著。」黃文翔笑說佛法是從修行層面出發,較細膩看待人的心理問題,認為「我執」是八萬四千煩惱的源頭,有礙修行。不過他坦承「自我執著」,確實就是許多「心理疾病」的來源,每個人生活中執著的面向與程度不同,因此煩惱也各自不同。例如有些人對情感的偏執很嚴重,貪於自我在戀愛中的感受,此部分的覺受比重蓋過生活其他部分,當生活其他層面的東西放不進來,生活就會走樣,個人功能也會出問題,此時就是生病了。

要改善這問題,關鍵還是在第六識,從我們的心下功夫。「當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在轉識成智的過程中,同時也會影響第七識轉染成淨,轉成平等性智。」法師解釋第七識受到雜染,心中就會不平,而雜染愈多的人,視野愈狹小,只看到眼前自己,無法看到更大的格局;「你看大師級人物如聖嚴法師,他能深觀因緣,了解因緣法的真義,知道世間的一切是緣起緣滅,是非常公平,因此他們不會因自身的遭遇而忿忿不平,眼光是宏偉的,成就的是大事,至於自我則擺在其次。」

佛法是心法,心法乃在鍊心

「當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轉識成智是超凡入聖的工夫,要讓第七識的雜染清除完畢,就已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了。」寬謙法師笑說第七識的雜染是宿世的問題,會流轉生死之中,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糾纏不清,一直要到放下我執時才能不起煩惱。「所以學佛不是只有一輩子的事,是要宿世累劫的修行。」法師以聖嚴法師、印順長老兩位大師為例,強調大師的第七識雜染程度較少,除了是累世的因緣福報所成就,最主要的還是兩位大師這一生不斷的學習,透過佛法降伏自身的貪、癡、慢、見。 兩位大師一生多苦多病,卻不被生死業力所束縛,在病痛之中仍要求法、弘化,這股動力來自於本身強大的意志力支撐,此外背後還有那「為佛法、為眾生」的龐大願心所驅動。

心雖生種種障礙、煩惱,但要成大願、做大事,也是存乎一心。只要相信有心,無事不辦、無願不成。聖嚴法師在這方面的體驗頗深,他之所以致力推動「心靈環保」,就是因為他如實的在佛法之中,得證了「心的力量」。他過去常說「佛法是心法,心法乃在鍊心」,藉此提醒大眾「境由心生,相從心起」,如果能夠學著用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來面對人間的一切現象,練習著心不隨境轉,而使得境隨心轉,而不再被一切的境界困擾,當下每一心念都是清淨安定,就能體驗到清淨無垢的人間淨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善 的頭像

    陽陽日記~Sherry部落格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