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好的時光
■ 曾偉禎
人世間總是充滿許多大大小小的,令人盲目的見解。生命的習題如此龐大,逃脫不及,只能談詩。那樣,來讀侯孝賢的三段影像詩吧。
大塊生命結構
侯孝賢無疑是生命大塊建築的結構師,以人物的關係肌理是鋼筋,再以時代氛圍做磚牆,築造時代愛情圖騰。
一百三十二分鐘的三段式電影,他以單純又充滿韻味方式呈現三段不同時代、不同生命的最好時光。他巧妙地將女主角舒淇和男主角張震,分別出現在自二十世紀初起跨越了將近一百年、台灣三個最具代表性的時代裡,在其中相遇並經歷三種截然不同卻同樣感人的愛情。發生地點包括當年繁華極盛的大稻埕,穿越過基隆、台中、雲林、嘉義、台南和高雄,最後結束在現今的台北。
在時代氛圍的塑造上,侯孝賢極具巧思地尋找到清末民初時期的南管樂曲「共君結扥」和「荼薇架」、文夏的「戀歌」和「星星知我心」,以及「Rain and Tears」和「Smoke gets in your eyes」等多首歌曲,精準呈現出不同時代的愛情氛圍,一段段愛情就如此和近一百年來的台灣時光,無痕地交織在一起。整部電影雖無史詩式的磅礡之氣,但內韻深厚,幾成世代愛情圖騰代表。
三段故事是這樣的:
1966年的台灣高雄:一個年輕的撞球小子張震,為了追求一位迷人的撞球計分小姐舒淇,趁著當兵放假,一路從南到北、從北到南追逐她的身影《戀愛夢》。
1911年的日治時代大稻埕:一個知識分子張震,因為傾慕當紅的藝旦舒淇,而經常出入藝旦間,身分地位迥異的兩人交疊出了浪漫的身影《自由夢》。
2005年的今天台北:從小體弱多病的舒淇,雖然有個女友佩軒,卻愛上也有女友、在照相沖印店工作的張震。兩人一發不可收拾的愛火,讓人之間的愛情陷入了糾葛《青春夢》。
人物鏈,輪迴的枷鎖
三段不同時代的故事,因為是同一組人演出,不禁令人聯想人物的身體仿如是前世今生,也可是今世來生的模具。於此開始讓人興奮地想探觸侯孝賢的人際關係圖。先從時代最早的第二段開始,張震飾演是一個對家國政治有心的文人,只要北上開會,一定到才貌具全的藝旦舒淇那兒相聚,兩人相知相惜卻因階級及張震的身分無法結連理。而期間張震卻因緣際會為藝旦間的另一女子(A)贖身使她得以結良緣。當藝旦間的老闆娘隨後又從鄉下買來一個小女兒(代號 B),舒淇卻在教她唱南管樂曲時,不禁喟嘆著自己的命運。
到了六十年代,張震成為一個沒考上大學的小子,當兵後仍懷念之前念書時認識的撞球間小姐舒淇,寫了一封信給她,沒想到她已離職,而前世被贖身的藝旦A成為這世的撞球間同事,卻將這封打開讀完,隨手放到抽屜。當張震放假,終於從老闆娘那兒知道舒淇的下落,開始一路找尋她。當兩人終於在南部的一間撞球間重逢,晚上他卻也得回部隊了,兩人在吃完一碗陽春麵,於空盪的客運站,首次握住了手,所有人都可以聞到空氣中的甜味。
到了今世,張震成為一個迷戀影像之攝影師,因為拍攝工作與早產兒、又有癲癇症的女歌手之間產生感情,而那世被贖身的藝旦女子仿彿是感謝他前世贖身,在這世委身當他的女友,卻得堪忍這世張震勢必是要和靖(舒淇)在一起的命運,而舒淇卻因為女友人(那位剛賣身到藝旦間的鄉下小女孩B)愛她至極,無法忍受她的移情別戀,無法控制暴烈的情緒,從樓上一躍而下自絕。吵雜混亂骯髒的城市空間,灰暗的白天與喧囂破敗的夜晚,生命無聊空洞,活在影像世界的飄渺可可捉摸,呼應著影片中人物是肉身之間沒有距離,情緒卻更為空虛的失魂者。
每一段落都呈現不同世代的愛情況味,六十年代的台灣是單純的可以直接追求自由戀愛而無憾的;世紀初兩位不同階級之愛則是相知,但明知必不能相守的淒楚;至於當代的台北,混亂的四角愛情關係,暴烈的、充滿自我的情緒炸彈,突顯著無解的心靈迷失。民國初年的壓抑之美與六十年代的初嘗自由愛戀的甜美,對比著當代的無解及無奈,這之後的精神路,何去何從?
一切無解,而生命仍在輪迴,習題仍在繼續……
最好時光的定義
無洞悉前世來世之智,就專注當下吧!
明白將靈魂轉世概念硬植入「最好的時光」影片中的人物跨時空關係必然牽強,卻仍不由自主。因為這樣的電影,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奇士勞斯基「雙面維若妮卡」(同一時間、不同空間,同一靈魂不同命運)此類的生命議題電影,也不由得又聯想著德國新銳導演湯姆泰克威那部談論生命輪迴及因果的”快節奏練習題”「蘿拉快跑(Run Lold Run)」。
只是導演侯孝賢已碰觸了這話題卻又欲言又止,不論因果,不明說輪迴,僅是點到為止,只在無意與有意間,營造在台灣本島不同時空的戀愛夢,是歷史的斷點組合,卻旨在不同世代愛情觀的呈現,更無意解題。
是因為前世今生的不可知,所以侯導耽溺地取掘對生命輪迴無知的主角們,窺視並紀錄他們全心全意在生命的當下,對愛情義無反顧的追尋?即使那當下是充滿著無解的習題。
侯孝賢導演的作品一向揚棄好萊塢喜愛清楚封閉的因果邏輯敘事,喜以某一時光的大片風景為幹,擬以樹成林的印象,模擬人生實相。就結構上,他技巧地將最早的1911年間放在三段故事的中段,製造了時空跳躍的閱讀趣味,以此創造出繁複的曲調,而也因此成就最精緻唯美的片段。
不同於第一及第三段的寫實手法,中段自由夢是用默片方式拍攝,故事全在藝旦間封閉的空間中進行,佐以精美華彩的玻璃刻花做為字幕底,鋼琴樂音低吟貫穿全劇,加充滿時代情調,清末民初時期的南管樂曲「共君結托」和「荼薇架」,其韻更深,是侯導繼「戲夢人生」、「海上花」後,極致電影藝術的展現。
雖說劇中主角兩人的關係因為張震身分,以及階級差異,兩人必無法結連理,但兩人的關係,美哉地透過昏黃玻璃的光影,成為一場極致的藝術饗宴。淡入淡出的黑暗與光影,蘊釀著屬於那時代的文人與藝旦之神韻,以及時代空間的氣韻。將演員對那時代的語言聲音表演的掌握可能造成的距離,除了讓侯導一手撫平之餘,還更還原了時代的情韻。
對侯孝賢而言,什麼是最好的時光?看著張震和文采性靈相交的知己舒淇,兩人吃著枇杷之美好,其形其狀華美尊嚴,所有人生的困境彷彿已不復存在,那當然是最好的時光。
一向以生命中充滿「機遇」這種擴大意識的思惟,來解生命困境的奇士勞斯基,對比著不做進一步詮釋,僅僅以冷靜方式呈現當時狀況,兩個感情主角情感交流的狀態為主軸的侯孝賢,生命最好的時光,一是領悟,一是沉浸當下,盡是生命課題的不同解法。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68期》
■ 曾偉禎
人世間總是充滿許多大大小小的,令人盲目的見解。生命的習題如此龐大,逃脫不及,只能談詩。那樣,來讀侯孝賢的三段影像詩吧。
大塊生命結構
侯孝賢無疑是生命大塊建築的結構師,以人物的關係肌理是鋼筋,再以時代氛圍做磚牆,築造時代愛情圖騰。
一百三十二分鐘的三段式電影,他以單純又充滿韻味方式呈現三段不同時代、不同生命的最好時光。他巧妙地將女主角舒淇和男主角張震,分別出現在自二十世紀初起跨越了將近一百年、台灣三個最具代表性的時代裡,在其中相遇並經歷三種截然不同卻同樣感人的愛情。發生地點包括當年繁華極盛的大稻埕,穿越過基隆、台中、雲林、嘉義、台南和高雄,最後結束在現今的台北。
在時代氛圍的塑造上,侯孝賢極具巧思地尋找到清末民初時期的南管樂曲「共君結扥」和「荼薇架」、文夏的「戀歌」和「星星知我心」,以及「Rain and Tears」和「Smoke gets in your eyes」等多首歌曲,精準呈現出不同時代的愛情氛圍,一段段愛情就如此和近一百年來的台灣時光,無痕地交織在一起。整部電影雖無史詩式的磅礡之氣,但內韻深厚,幾成世代愛情圖騰代表。
三段故事是這樣的:
1966年的台灣高雄:一個年輕的撞球小子張震,為了追求一位迷人的撞球計分小姐舒淇,趁著當兵放假,一路從南到北、從北到南追逐她的身影《戀愛夢》。
1911年的日治時代大稻埕:一個知識分子張震,因為傾慕當紅的藝旦舒淇,而經常出入藝旦間,身分地位迥異的兩人交疊出了浪漫的身影《自由夢》。
2005年的今天台北:從小體弱多病的舒淇,雖然有個女友佩軒,卻愛上也有女友、在照相沖印店工作的張震。兩人一發不可收拾的愛火,讓人之間的愛情陷入了糾葛《青春夢》。
人物鏈,輪迴的枷鎖
三段不同時代的故事,因為是同一組人演出,不禁令人聯想人物的身體仿如是前世今生,也可是今世來生的模具。於此開始讓人興奮地想探觸侯孝賢的人際關係圖。先從時代最早的第二段開始,張震飾演是一個對家國政治有心的文人,只要北上開會,一定到才貌具全的藝旦舒淇那兒相聚,兩人相知相惜卻因階級及張震的身分無法結連理。而期間張震卻因緣際會為藝旦間的另一女子(A)贖身使她得以結良緣。當藝旦間的老闆娘隨後又從鄉下買來一個小女兒(代號 B),舒淇卻在教她唱南管樂曲時,不禁喟嘆著自己的命運。
到了六十年代,張震成為一個沒考上大學的小子,當兵後仍懷念之前念書時認識的撞球間小姐舒淇,寫了一封信給她,沒想到她已離職,而前世被贖身的藝旦A成為這世的撞球間同事,卻將這封打開讀完,隨手放到抽屜。當張震放假,終於從老闆娘那兒知道舒淇的下落,開始一路找尋她。當兩人終於在南部的一間撞球間重逢,晚上他卻也得回部隊了,兩人在吃完一碗陽春麵,於空盪的客運站,首次握住了手,所有人都可以聞到空氣中的甜味。
到了今世,張震成為一個迷戀影像之攝影師,因為拍攝工作與早產兒、又有癲癇症的女歌手之間產生感情,而那世被贖身的藝旦女子仿彿是感謝他前世贖身,在這世委身當他的女友,卻得堪忍這世張震勢必是要和靖(舒淇)在一起的命運,而舒淇卻因為女友人(那位剛賣身到藝旦間的鄉下小女孩B)愛她至極,無法忍受她的移情別戀,無法控制暴烈的情緒,從樓上一躍而下自絕。吵雜混亂骯髒的城市空間,灰暗的白天與喧囂破敗的夜晚,生命無聊空洞,活在影像世界的飄渺可可捉摸,呼應著影片中人物是肉身之間沒有距離,情緒卻更為空虛的失魂者。
每一段落都呈現不同世代的愛情況味,六十年代的台灣是單純的可以直接追求自由戀愛而無憾的;世紀初兩位不同階級之愛則是相知,但明知必不能相守的淒楚;至於當代的台北,混亂的四角愛情關係,暴烈的、充滿自我的情緒炸彈,突顯著無解的心靈迷失。民國初年的壓抑之美與六十年代的初嘗自由愛戀的甜美,對比著當代的無解及無奈,這之後的精神路,何去何從?
一切無解,而生命仍在輪迴,習題仍在繼續……
最好時光的定義
無洞悉前世來世之智,就專注當下吧!
明白將靈魂轉世概念硬植入「最好的時光」影片中的人物跨時空關係必然牽強,卻仍不由自主。因為這樣的電影,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奇士勞斯基「雙面維若妮卡」(同一時間、不同空間,同一靈魂不同命運)此類的生命議題電影,也不由得又聯想著德國新銳導演湯姆泰克威那部談論生命輪迴及因果的”快節奏練習題”「蘿拉快跑(Run Lold Run)」。
只是導演侯孝賢已碰觸了這話題卻又欲言又止,不論因果,不明說輪迴,僅是點到為止,只在無意與有意間,營造在台灣本島不同時空的戀愛夢,是歷史的斷點組合,卻旨在不同世代愛情觀的呈現,更無意解題。
是因為前世今生的不可知,所以侯導耽溺地取掘對生命輪迴無知的主角們,窺視並紀錄他們全心全意在生命的當下,對愛情義無反顧的追尋?即使那當下是充滿著無解的習題。
侯孝賢導演的作品一向揚棄好萊塢喜愛清楚封閉的因果邏輯敘事,喜以某一時光的大片風景為幹,擬以樹成林的印象,模擬人生實相。就結構上,他技巧地將最早的1911年間放在三段故事的中段,製造了時空跳躍的閱讀趣味,以此創造出繁複的曲調,而也因此成就最精緻唯美的片段。
不同於第一及第三段的寫實手法,中段自由夢是用默片方式拍攝,故事全在藝旦間封閉的空間中進行,佐以精美華彩的玻璃刻花做為字幕底,鋼琴樂音低吟貫穿全劇,加充滿時代情調,清末民初時期的南管樂曲「共君結托」和「荼薇架」,其韻更深,是侯導繼「戲夢人生」、「海上花」後,極致電影藝術的展現。
雖說劇中主角兩人的關係因為張震身分,以及階級差異,兩人必無法結連理,但兩人的關係,美哉地透過昏黃玻璃的光影,成為一場極致的藝術饗宴。淡入淡出的黑暗與光影,蘊釀著屬於那時代的文人與藝旦之神韻,以及時代空間的氣韻。將演員對那時代的語言聲音表演的掌握可能造成的距離,除了讓侯導一手撫平之餘,還更還原了時代的情韻。
對侯孝賢而言,什麼是最好的時光?看著張震和文采性靈相交的知己舒淇,兩人吃著枇杷之美好,其形其狀華美尊嚴,所有人生的困境彷彿已不復存在,那當然是最好的時光。
一向以生命中充滿「機遇」這種擴大意識的思惟,來解生命困境的奇士勞斯基,對比著不做進一步詮釋,僅僅以冷靜方式呈現當時狀況,兩個感情主角情感交流的狀態為主軸的侯孝賢,生命最好的時光,一是領悟,一是沉浸當下,盡是生命課題的不同解法。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68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