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真誠安定,什麼都可以成為陪伴
|
|||
【口述/吳佑佑;文字整理/連芯;攝影/莊明穎】
成長,即是逐漸脫離完全陪伴的過程
生命的成長是從完全依賴的嬰兒,漸漸發展為能夠獨立照顧生活起居的個體。就「陪伴」的角度而言,成長,即是由照顧者時時刻刻的身體和情感陪伴,逐漸縮短身 體陪伴的時間,讓個體可以忍受分離與獨處。就情感層面來說,一個人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及個人情感發展成熟,而能忍受孤獨。 以身體陪伴來說,年齡愈小的孩子由於需要生活上的實質照顧,身體陪伴是特別重要的,有人在旁打點一切生活所需,孩子才得以維持生存。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習 得愈來愈多的生活技能,照顧者從哺乳、全程餵食、把屎把尿到能讓孩子自行進食、如廁、洗澡、寫功課,甚至自行購買食物解決一餐……,身體的陪伴自然地隨著 孩子能力的增長而相對減少。 就情感陪伴而言,在幼齡孩子世界中,主要照顧者是孩子們唯一接觸的對象,也是唯一能照護、回應孩子情感需求的人。同樣地,隨著孩子的成長,開始接觸其他社 會環境,進入幼稚園與學校,就需與照顧者分離。當孩子身處照顧者不在場的環境中,情感與注意力便需轉移到其他人身上,與他人建立關係,照顧者的情感陪伴, 也從二十四小時的全天候關注、回應,逐漸減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照顧者在身體或是情感陪伴的逐漸減少,皆屬正常的必然現象。
有品質的陪伴,「心」最重要 通常,一般人在談論「陪伴」時,雖未清楚定義,但多指的是情感陪伴。試想,一對愛玩線上遊戲的父母上網咖,雖把孩子帶在身邊,但注意力全在遊戲上,身是陪著孩子,心卻不在孩子身上,絕大多數人很難將這種關係認定為「陪伴」,或者,只能說是品質不良的陪伴。 根據「兒童與少年福利法」,禁止將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單獨留置家中,因此,孩子不論是在家或進入新的學習環境,一定會有他人在場,基本的身體陪伴是一直受保障的。 而「心」的在場卻不然。心,不見得會隨著身的出現而存在,心一不在,往往如同身的遁形;未能陪伴到心,身的陪伴效果往往也極為有限,難以真正平撫寂寞。一 般人常有的疏忽就是將身體陪伴與情感陪伴混淆,往往企望達至情感陪伴的效果,卻只提供身體的陪伴,殊不知真正的陪伴,必須是心也需到場,同時,也要照顧到 對方的心。 相對地,心,也不一定非要身出現了才能存在。一通電話、一張卡片,都能在身不在時表達關懷依舊相隨。只要能提供穩定、高度的關懷與支持,即使身不常在,也可以構成不間斷的情感陪伴。 「有心」的陪伴,才是有品質的陪伴。我們常看到有些父母因工作忙碌,將子女託付祖父母照顧。有的祖父母因其生理作息,必須早早就寢,但就寢時,孩子還在寫作業;又或因世代差異,難以瞭解或協助孩子面對人際或是學業上的迷惘和困惑。 在這樣的狀況中,孩子生活起居有祖父母照顧,並不缺乏身體陪伴,但情感上多少是較為寂寞的。倘若父母能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給孩子全心全意的照顧與關注, 並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刻給予支持,孩子便會產生信任,相信「只要我有需要,父母就會在」,在心理上,父母就像從未離開,身雖不常在,孩子仍可以有很好的發 展。
早期的依附關係,影響未來新關係的建立 不過,究竟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陪伴?這很難以確切的數值回答,因為陪伴的品質不同,每個人對陪伴的需求也不同,都是受各別差異影響的。 兒童時期陪伴的品質好壞要從Bowlby提出的依附關係說起,依附關係是指嬰幼兒最早與主要照顧者建立的特殊關係。穩定安全的依附關係對人格發展有重要的 影響,這樣的人,未來在人際互動中建立新關係比較容易;若依附關係是沒有安全感、焦慮的,個案會以過度黏人、害怕分離等問題呈現。有的孩子特別離不開父 母,當他們進入新環境時,容易緊張害怕,一旦與新環境中的大人建立起關係,又變得特別黏人,持續相處一段時間後,會讓人覺得壓力很大,想要逃開。 類似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孩童階段,也會延伸至成年期。比方說,我們可以常在生活周遭看見某種類型的人,需要時時刻刻與情人黏在一起,與情人分開時,就需頻頻 聯絡,非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不可。相對於這種類型,另一種人則頗能面對獨處,能改變方式安排自己的時間,當情人不在身邊時,心裡會產生思念,卻不會不安, 生活不因此而擾亂。另外,也有些人會以疏離來表現,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在大小孩身上出現,他們與人特別難建立關係,在成年之後也很難建立親密關係。這些需要 與人緊密相連的孩子或成人,是否因為生活中的陪伴不足,導致需要更多的陪伴呢?是否只要給他們加倍的關愛,他們就能感到滿足? 在臨床上,這類狀況往往不是目前生活中缺乏陪伴,而是生命中從未建立過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生命早期的安全依附關係,來自於穩定的關愛與照顧,讓孩子發展出安全感,得以在陌生環境中探索周遭的事物,日後也易在生活中適度轉移情感,與他人建立起新的關係。 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起因於不穩定的照顧,當孩子看不見父母時,無法確定父母究竟是還會出現?或是就此消失?心情上是緊張、患得患失的。這樣的孩子,在日後 的人際行為上會出現極端黏人或極端疏離的反應,兩者都是害怕失去眼前的人(不相信對方會一直存在);黏人者是靠緊緊抓牢,以免對方消失,疏離者則不建立關 係、不投入任何期待,以避免可能的失落。
好的依附關係,讓「陪伴」不拘形式 前面我們提到,人類的成長,是從最初父母的完全陪伴,逐漸邁向獨立的過程。孩子因逐漸習得生存技能,以及接觸各種社會環境,漸漸不需要父母無時無刻的身體陪伴,轉為仰賴情感上的陪伴,並且彈性地與周遭的人建立新的關係,讓其他人的存在與情感,也能成為生活中的一分支持。 在孩子逐步邁向獨立的過程中,「身體的陪伴不足」(生活照顧不足)、「情感陪伴品質不良」(關心不夠)或「陪伴過度」(管太多),都會影響正常的發展。不 過,倘若孩子幼時的依附關係是安全的,能夠與其他人建立關係,那麼,一時因陪伴而衍生的問題,就不會太嚴重,也很容易調整過來。 但若孩子是屬於不安全的依附關係類型,不論是家長、老師或任何的照顧者,都會感受到與這類孩子相處時很有壓力,而孩子的人際交往也容易出問題,不論提供再多、再適當、再有品質的陪伴,仍很難解決問題。 一般臨床上的處理方式是,重新讓孩子在治療室裡建立一份穩定的依附關係。治療師可以因固定諮商,提供孩子穩定、可預期的出現與支持,並幫助個案瞭解他的問題。待有了好的經驗之後,孩子便得以在成長階段中,運用適當的方式發展各種新關係。 在我的經驗中,只要擁有一份真誠、穩固、充滿信任的關係,「陪伴」的形式往往沒有限制,一通電話、一封信,甚至是一張照片、一段回憶,都可以靈活地成為一種陪伴,為寂寞的心帶來撫慰。
【《張老師月刊》2011年12月號】 |
公告版位
- Feb 15 Wed 2012 11:00
(文章分享)關係真誠安定,什麼都可以成為陪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