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小品/故意和不小心

【聯合報╱張輝誠】

我們家是有體罰的。


有體罰不代表不人本,沒體罰也不代表就人本。事實上,兩者還經常倒反。有體罰的反而人本,沒體罰反而更不人本。

我們家的體罰,是家傳。小時候若不小心犯下大錯,父親都是先讓在電視機前罰跪一至兩小時,再掏出腰間皮帶,狠狠往咱家屁股上伺候,要我痛在身上、記在心裡。

起初,吾妻是看書教子,傾向愛的教育、傾向人本。不用多久,她就發現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子難以溝通,會說話的小孩又經常有理說不清,可有些危險行為必須及時禁止,例如碰觸滾燙熱水、拿東西丟電視、攀爬書櫃等等──這時就必須略施薄懲。

起先,妻都是先口頭勸告,若再犯便直接打屁股。但張小嚕屁股上有紙尿布包住,打再用力也沒啥感覺,他還誤以為媽咪同他玩,嘻皮笑臉著,因此錯誤行為非但不改,有時還變本加厲。這時,我提供了另一種體罰,捏捏,逕往張小嚕的大腿外側捏下,張小嚕登時臉色糾結,眼淚奪眶而出,不久之後便開始哇哇大哭──終於,張小嚕「切身」體會到了痛楚,體會有些事是不能任性縱為,而必須有所顧忌。

當然,我們夫妻倆不是動不動就體罰,可以言語溝通則溝通之、可以自行改過則改過之,何勞體罰上場?但屢勸不聽,怙惡不改,如果體罰能夠喚醒自覺心,則何必吝嗇體罰呢?──當今學校教育,把零體罰(為成績而體罰當然不好)視為進步象徵,我是怎麼看都覺得有問題。

張小嚕有時不小心犯下錯誤,比如說不小心把手機從桌面上摔下來,他會緊張兮兮地看著張媽咪,張媽咪會跟他說:「是不是不小心的,如果是不小心的,就沒有關係!」但有些時候則是張小嚕在耍脾氣,好比說故意將碗裡的菜夾出來堆在桌上,張媽咪這時候會先行口頭警告,警告不聽,便逕往大腿捏去了。

張小嚕在體罰的規範下漸漸地有了規矩。有一天,她看阿嬤吃飯時鬆掉了湯匙,翻在地板,摔出極大聲響。張小嚕趕忙追問媽咪:「阿嬤是不小心的?還是故意的?」張媽咪說:「阿嬤是不小心的!」張小嚕鬆一口氣似的,對阿嬤說:「不小心的,不用捏捏!」



全文網址: 祖孫小品/故意和不小心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READING/X5/7509745.shtml#ixzz2CjsHvHG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