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一點自我才會快樂 

前陣子,一次演講主題引用了聖嚴師父所講的「心是老師,環境是鏡子」。事後有些回響,發現這句話真是好用。

印象很深刻的是,在那次場合中,請與會者寫出三個身體上的問題,接著再寫出三個心理上的問題。這時可以發現一般人對自己身體是較熟悉,但對內心卻是陌生的。因此提醒大家,是否不太認識自己的心!而且也知道要「練身」,卻往往忽略了「練心」。

至於如何練心呢?環境正是最好的鏡子,人與環境的關係,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尚未開始修行,而隨自己的習慣而反應;第二階段則是開始觀照自己與環境互動中所產生的煩惱;第三階段則是能夠跟環境中合為一體,達到理事圓融,而沒有對立的煩惱。

我們都是凡夫,都需要透過生活與環境的互動,來看見自己的問題,認識自己,進而調整觀念、改變行為,因此,我們不要害怕人事中的麻煩,反而要善用環境,讓環境成為鏡子,進而用心來調整。

尚未開始修心的人,心還是向外攀緣,內心很少和自己在一起,因此很容易隨業流轉,一旦碰到不如意時,總認為問題在別人身上。如果時常向內觀照,當逆境出現時,就會懂得覺察內心的感受,並且停下來先不作回應,再去尋找原因和對應方法。

我們不容易改變外在環境,只能改變自己。煩惱往往和心裡的執著有關,有個練心的方法就是,碰到事情時,不要把「我」放進去,少一點自我才會快樂。


摘自: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