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繼承人生電影感受:
關於面臨家庭問題 ,死別等問題,

文章標籤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悲地溝通


可能曾經有段時間,你覺得自己完全無法與父母溝通,雖然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但彼此的距離卻非常遙遠。在這情況下,父母與子女都在受苦,因為你們相信彼此之間只剩下無盡的誤解、恨意與隔閡,而忘了其實你們還有許多共同點,還是能相互瞭解、原諒與關愛對方。因此,認知到人人心中都有股正面的能量,可以幫助我們免於受到其他負面能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_5D_Eox8E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這部《56UP》 紀錄片,在影片中看到不同生活環境從7歲到56歲的人生軌跡,看了滿有感覺,到了五十六歲回頭去看到過去自己留下的紀錄,說出自己的成就與遺憾,看著每個人不同的七年的記錄畫面,發現到不同生活環境真的有不同的影響,自我心念也很重要,想想自己也過了好幾個七年了, 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選擇造就人生方向。

文章標籤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

本身很喜歡許鞍華導演的好幾部作品(:客途秋途、女人四十、半生緣、千言萬語、男人四十、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桃姐、監製的遊園驚夢),所以好一陣子前特別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內容是描寫1930年代作家蕭紅短暫的一生,片頭一開始是蕭紅對著觀眾交代生卒年,接著來自蕭紅身邊不同人物對著鏡頭細數當時發生的人事,滿喜歡這樣特別的述事手法,很喜歡裡面很多細膩的光線處理,好漂亮的畫面,欣賞著演員湯唯的獨特氣質,而且看完以後,發現蕭紅小姐好有個性,在那個保守的時代看似離經叛道,但能在兵荒馬亂年代,依然選擇做自己真的很不容易,她擁有絕佳的才華卻時不予我,還飽受戰亂與感情生活的動盪,在不斷地遷徙中,飽受著顛沛流離,感受到她其實是一直順從自己的慾望,追求做自己的勇敢,短暫的一生裡卻充滿許多戲劇性故事。

文章標籤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陳雪老師 (我有我自己)
你問我你想要改變自己,你真的無法失去她,你願意盡一切的努力,只要可以挽回這段愛情,你到底該怎麼做?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感受到失去的沈重,日夜生活在恐懼裡,我曾經跪在地板上向我根本還沒有信仰的天上神佛,向無明的所有神秘力量祈禱,我願付出一切代價,只求回到相愛的時光。
那時我還不到三十歲,我真以為失去愛情,失去「這個人」,我的生命會全然改觀,我會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沒有勇氣看見隔天的天明。那是一段極不快樂的戀愛,那是一段退了又退,改了又改,放了又放,等了又等,只求自己「適合他」,只希望「回到相愛裡」的漫長歲月,我就像吸食毒品那樣地,無法戒斷,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從極度的相愛」變成「單方面的等待」,像鬼打牆似地,無論走多遠,還是像必然的回歸,有什麼我不理解的力量將我帶回原地,我離不開,他放不掉,愛情慢慢變得像是恩情,變成一種道義。

多年以後,我完全沒有變成我當初以為的那個「適合他」的人,我沒⋯⋯有變成任何人需要的樣子,我只長成了我自己。我安然地活著,比當時活在愛情裡更加強大,更完整,更富足。
不是因為我擁有早餐人,而是我長成了一個真正獨立,成熟,有能力去愛,而不是因為恐懼失去,害怕孤獨,焦慮遺棄,期望著愛情能無所不能,期待只要被誰深深愛著,就可以治療創傷,得到救贖的「渴愛者」。

多年以後,我才理解當時的自己,是他多麼沈重的包袱,當時我滿心以為的愛,更像是一種溺水者抓住浮木的勒索,是一種「指名救贖」的心態,更多年以後,我甚至感謝他當初很快發現自己的「無能為力」、落荒而逃,我感謝自己終於痛下決心,結束這段引鴆止渴的關係,沒有助長我軟弱的習氣,讓我有機會真正去面對自己人生的難題。

我想對你說,這世上最可怕的關係,就是那種「不能沒有你」的愛情,真正使人想逃開,想躲避的,就是這樣「失去你不能活下去」的心理,沒有人應該或者需要來承擔另一個人生命全部的重量,當別人生命的拯救者,沒有人應該只是因為愛上你,就要變成你這個人「生死存亡」的關鍵,當你說:「我不能失去你」,當你心中真出現這樣的念頭,實際上你已經在推開這段關係了。

「不能失去你」聽起來像是最美最崇高的愛的禮讚,對於真正的愛情關係,卻是一種最可怕的威脅。
愛情是強者的道德,不是弱者的依靠,真正的愛不是因為需要,而是有能力付出。我們真正深愛一個人,是期盼自己的愛能為對方帶來幸福、自由、與力量,而不是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對方的痛楚。衡量愛的深度,不是因為失去他有多痛苦,沒有她的生活有多麼恐怖,而是,為了使你幸福,我寧願承受失去的孤獨。

我想對你說,生離死別,有太多情況會使我們失去所愛,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在這種必然失去的前提下,依然願意勇敢的付出,我們要學習的是,在面臨失去所愛的恐懼中,看見自己內在的黑暗,看見自己的缺失,看見自己的惶惑,因為想要學習去愛,願意勇敢起來,走出被愛,被照顧,可以依賴的舒適,做一個更加獨立的人。

不要害怕,即使你必然害怕,因為你從不知道,失去一段愛情,無論是多麼美好的愛情,絕對不會使人致命,因為真正美好的愛情不會失去,它甚至不需存在真正的時空裡,會改變的,只有關係,一個人離開你,無論是因為任何原因,都不是我們失去求生意志的理由、原因、或結果,除非我們並不真正愛過,我們只是把對方當作毒品,當作依靠,當作使自己無須思考、不用對生命負責的理由。
大多數的惡情緒、患得患失、迷惑、茫然、無法自制,都是因為你已經預設了「不能失去」,因為你以為在愛的同時,實際上是鋪設了一個讓愛走向死亡的通道,慢慢地窒息這段關係。

你應該怎麼做呢?我不能教導你挽回,也無法告訴你如何避免失去,但我知道真正的愛,往往是在「不害怕失去」的前提底下,自然地湧生,真正可能讓愛情充分生長的,是自由與力量,而非毀滅與恐懼。

靜下心來,去面對可能的失去,不要告訴她你如何不能失去他,不要反覆對自己說,我絕對不能沒有你。或許你可以說,謝謝你曾經給我的時光,失去你會很痛苦,但我願意承擔這份痛苦,因為我知道,我有一份想要愛你的心意,不是因為需要,不是因為孤獨,不是因為軟弱,而是一份純然想要與你共同創造一份生活的意願,因為真心的祝福,期望你能幸福。

你知道嗎?愛情是這世上少數越是用力追求,越是害怕失去,就越會失去,越會逃離的事物,因為它全然不受控制,完全只能從內心真誠地發生,然而愛情也是最自然,最不需抓緊的事物,你越是獨立,越是成熟,越是懂得與自己的生命共處,你就擁有更多愛的能力,與愛的可能。

這麼一大段時間,你都忙碌於焦慮如何不失去他,那麼現在,此後,花一些時間,試著想辦法與自己共處。試著面對自己的生命裡各種創傷,陰暗,恐懼,先回到自己身旁。

安靜下來,就從「害怕被遺棄」這個始終糾纏你的恐懼開始吧,開始一點一點認識自己,不是透過他人的眼睛。我知道路還很長,我知道這一切很難,別放棄,因為那是真正去理解生命的路途,那是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自立而後能夠愛人的道路。那是一輩子的事。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2 Mon 2014 14:29
  • 修行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我們都是凡夫,為什麼是凡夫而不是聖人?這是因為愚癡、沒有智慧。因為愚癡,所以充滿了怨恨、嫉妒、懷疑,對人對己都不信任,所以自害害人。在愛人的時候,往往使他人痛苦;愛自己的時候,則變成自私,使得自己更加痛苦。如何才能減少一些愚癡,多一些慈悲與智慧呢?那就是要修行了。
修行,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從觀念的理解來糾正,另一方面則是用方法,將心從混亂的狀態變成清醒、清楚、安定。只有方法,那是盲修瞎練;僅有觀念,那只是知識。禪修必定是方法配合觀念,方法和觀念同時並行,就如同鳥之兩翼,缺一不可。」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一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 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密產生的迷霧 

■ 楊蓓(作者為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親密感,為什麼?因為親密裡有我們活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元素──愛與被愛。而人生在追求一生的美好的同時,愛與被愛的的滿足,是非常重要的酬賞之一。但是我們又常問這是真愛嗎?於是我們抓住各式各樣的線索來肯定這就是愛,也肯定自己被愛。所以當有人送花,送禮物時,我們認為那就是被愛。我們沒有能力真的去感受,沒有能力去覺察,只能藉著一些外在的事物來告訴自己:我擁有這些,所以我擁有愛,我也能夠去愛。



在我們追求親密的過程中,也因為性的介入,讓我們對於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感受──愛與被愛,變得很模糊,因為性行為讓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自我認同感的變化衍生出控制、嫉妒、背叛、信任等課題。於是自然而然的,我們會問「親密」的追求,到底是真?是假?人在找尋或者肯定「我是否真的被愛?」,或是「我是否真的愛這個人?」的問題上,費盡心思。



親密,看似一團迷霧的原因,起源於我們很少有機會真正地回頭去疑惑自己,問問自己在逃避什麼?於是,所有的外顯行為成為衡量親密的標準。親密,成為緊抓不放的桎梏,而不是真摯的分享和自在的對待。事實上,人在自以為是的親密中逃避真誠的面對和自我真心的慈悲。



為什麼真誠的面對是這麼的困難?因為,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都逃得駕輕就熟,更何況是面對另一個人。然而,我們逃到哪兒去呢?逃到各種角色扮演當中,只要把角色扮演好,其中有沒有真實的人味,就顯得不重要了。所以,角色也常常是一種面具。夫妻、父母、師生……等等都是角色,角色讓我們維繫住所有的社會關係,但其中是否有親近的滿足感呢?這是很值得我們去細問自己的。這也是我們進入中年時常會自己問自己的。



中年,充滿生命疑問 



當我們的生命進入充滿成熟的階段,人生角色開始增加,可能要結婚、工作、養小孩、奉養父母等等;很多人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出現疑惑的,因為感受到苦。由於,種種角色積壓下來所產生的壓力,讓我們的體力、心力各方面都負荷不了時,那種苦的感覺,一方面讓我們透不過氣來,一方面我們會開始問自己:「我做這些事情到底為了什麼?」很多人也在這樣的壓力下,開始回頭想自己,回頭看自己。 



可是,我們才想著、看著沒有多久,便進入了中年,所以有的人會說中年危機最可怕。如果以成人發展的理論而言,不管男性或女性,會出現「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的疑問,大概是在三十五歲左右,因為三十五歲時所承受的壓力是在高峰狀態,所以疑問便開始冒出來。 



當心中疑問冒出來時,有些人會發現這些好像都不是他真正要的,那時,虛假的感覺就會浮出。 



其實,就算我們體會到了這些現象的虛假,還會面臨一個疑問:「我到底要給這些事物怎樣的定位?虛假的現象難道就要全盤否定嗎?」所以,三十五歲,這個中年前期是在問:「我這樣做,到底是要肯定它呢?還是要否定它?」而事實上,想要肯定的是自己的付出是否有價值,是否被人所認可,更進一步,想要確認努力付出是否真的換取到了「愛」與「被愛」。



然而,這個過程中,無法確認的主客觀因素還真多,於是這樣的自我懷疑有時就又回到了以外顯事物來肯定自我的模式裡。例如某個人事業有成或是家庭幸福,比較容易回頭來肯定自己曾付出的。因為人比較容易從看得見的成果來肯定自己。這是一個舊有的模式,我們還是從過往那種不停地追求成果,順應整個社會所加諸在我們身上種種的規則裡,來幫助我們給自己一個定位,大多數人仍然會在這樣子的一個框架裡頭,一路到老年。由某個層面來看,這樣的追求即使心中有些「虛」的感覺,也就差強人意的渡過一生,所以,即使「虛假」也無妨,因為,人生,畢竟是由自己來定義和解讀的。



但是,中年的這些疑問,其實也是追尋生命意義的轉折點,如果這些疑問促使我們去落實自己的定位和意義時,虛假才會浮出檯面,逃避才會成為議題,放下也才有可能。所以,當逃避成為議題的時候,人,開始與自己靠近,用自己的柔軟去面對在外遊蕩已久的心,虛假不再可惡,真實不再可怕,讓自己的心,有回家的感覺,那是一個領略到愛自己的過程。



跳不開視框,卡住生命 



我曾說過那染髮學生的例子,當他披著一頭像怪醫黑傑克那樣子的頭髮,他是活在自己視框裡的,他認為這樣很炫,認為這是他的真實狀況,可是他看不見他心裡所隱含的矛盾──想要被人家看見,可是又怕被人家看見的矛盾,他帶著這個矛盾,活在矛盾裡面,卻看不見,或逃避去看這個矛盾。我想我的解讀太直接了當了,逼得他不得不去好好看看自己。



這位學生在兩、三個禮拜中寫完了厚厚一本日記,是一個轉捩點,雖然,我沒有看到他的日記,但可以想像,他是如何勇敢地去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掙扎與矛盾,他又如何地在自己心裡為這些矛盾和掙扎劃上逗點或句號。在這個過程中,心,必然是痛的,但也是柔軟無比的,因此才能承受,才能觀照,所以,之後,他才能享有清楚、輕鬆和清爽。



這種情形就像是一隻螞蟻在桌面上爬,牠看不見桌面,以為世界就是這麼大,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就是世界。如果我不是一隻螞蟻,而是一隻飛蛾,我可以飛離桌面,看到整個桌面,還可以看到一隻螞蟻在爬。如果我們沒辦法跳開自己的視框,看見自己的視框時,生命就卡在那裡,這時想要放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然而,在重重的虛假當中,放下,也會隨著視框的大小、深淺而產生許多不同層次的放下,而生命的真實,就在這層層放下的過程中顯露出來。



現代人愈來愈害怕結婚,也愈來愈不敢生小孩,卻從來沒有停止對親密的渴望,其中的關鍵在於人們都害怕面對真實而陷落在虛假的追逐中,因此,現代人的親密就猶如浮萍一般。不必有責任與承諾感,合則聚,不合則散,即便是這樣的關係,人們在付出時,其實並未減少,因為當「愛」的時候,任誰,都是全力以赴的。如果這時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在這一個「虛假」視框裡的付出,那時付出會變得更有效。因為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愛這個人,為什麼願意為他付出,於是可以不計後果承擔愛的責任。



所以,無私的愛,不是不可能,而是得在過程中學習到如何放下自己的害怕。放下自以為是的期待,放下自以為是的視框,看見自己的真心,看見自己的願意付出,那麼付出成為一種感受,一種以對方為中心,而又休戚與共的感受,親密自然就存在了。



接納,承接與容納 



放下,其實,是一種接納,接納自己的矛盾、掙扎、害怕,也接納自己的狹隘、自我中心,尤其,我們把「接納」兩字拆開來看時,是「承接」和「容納」,所以是一個人以內外一致的心態去承接自己、容納自己。事情、現象可以存在著矛盾、衝突,但在心態上不和自己對立,也不和這些讓自己過不去的事過不去。心的平和,自在也就出現了,所以,接納和放下是一體的兩面。



然而,當我們在逃避的過程中,終於面對虛假時,接納是很困難的,其中,可能伴隨著憤怒、懷疑、哀傷、失落,因為,原有的目標,可能不再具有意義,甚至可能在這過程中受了傷,這種種的情緒反應好像成為我們要跳開視框的絆腳石。事實上,如果我們善於觀照自己,這些情緒反應正是我們要進一步接納和探索自己視框的素材,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地靠近自己的真心,其中,可能來來回回,可能走兩步、退三步,也可能走三步、退兩步,人生的意義就在這過程中開展出來。



這過程就像桌面上行走的螞蟻,牠覺得這是一片很廣闊的世界,對牠來講,仍然有意義;可是假如我是一隻飛蛾,從我的視框所看到的世界,原來是一張桌子,也看見螞蟻始終沒有離開桌子;可是這隻飛蛾沒有看見有人在看牠,當人在看這隻飛蛾時,人看到的是這一個空間裡面的飛蛾,也看見桌面尚在爬得螞蟻,這就是視框的不同所造成不同的認知,而當我們站在後者的視框時,接納了前者的視框,也放下了前者的視框。就像如果螞蟻能飛了,牠會看見生活中的那個世界原來是這樣子一個小小的地方,牠就會解讀這是不真的;飛蛾如果能站到人的位置來看這個世界,牠就會發現自己原來也是人看到的一個點而已,所以原來看到的東西就變成不真實,而且不完整了。



所以,在虛假的層次中,如果自己不跳開來,便看不見它的虛假,就會以假亂真。(待續) 





本文摘錄自『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http://www.ddc.com.tw/』-《人生雜誌-第271期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
這裡提供了生病後人們會想知道的補助資訊、醫病知識、心情故事,讓我們的病後人生,依然精采! http://AfterThatDay.blogspot.tw/

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